光榮啊起源於大地的尼羅河!你川流不息,為的是使埃及蘇生!……你灌溉田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榮。你生出大麥和小麥,好讓神廟裏歡度節日。要是你水流遲緩,植物就會停止生長,全國人民都會陷於貧困。當你河水上漲的時候,大地眉飛色舞,一切生物都歡騰,大家開口笑嗬嗬。
——《尼羅河頌》生命之河
河流是古代文明的搖籃,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產生於大河之畔。
埃及地處非洲東北部,由南向北、川流不息的尼羅河縱貫全境,成為埃及的母親河。埃及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為尼羅河所支配,國內降雨量極少,尼羅河是他們唯一穩定的新鮮水源。尼羅河灌溉了兩岸的大片土地,而且堆積了大片厚厚的黑油油的衝積土,形成了非洲最肥沃的土壤。在肥沃的土壤上,埃及人一年可以收獲幾茬莊稼。尼羅河的定期泛濫,供給了埃及充足的水源用於飲用和灌溉農田。尼羅河上遊流經熱帶草原,當河水泛濫時,洪水夾帶大量的礦物質和腐爛植物順流而下。這些礦物質和腐爛植物在河水流經埃及境內時,逐漸沉澱下來,成為植物生長的天然肥料。埃及人的曆書中所記載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每年夏季因埃塞俄比亞高山積雪融化所引起的洪水泛濫。
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事實確實如此,埃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尼羅河的贈禮,它不僅提供了人們生活所需的河水,而且在河流流域和三角洲上蓋上了一層肥沃的衝積土。
尼羅河也是上天賜予埃及人民的禮物,尼羅河兩岸的燦爛文明又是埃及人民對尼羅河的回贈。古埃及人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水給人以生命,水灌溉了土地並使土地肥沃,水能夠使萬物生長。在埃及的每一寸土地中,都蘊涵著水的恩澤、人的精髓、神的智慧。
這就是古埃及人的神秘宇宙觀,它撥開了古埃及文明的曙光。
水就是尼羅河,火便是太陽,埃及人的生命和智慧都離不開太陽和尼羅河。他們堅信尼羅河東岸是太陽初升的地方,是活人的國度,而尼羅河的西岸是太陽落山之處,是死者的世界。因此,埃及人生活在尼羅河的東岸,而將金字塔建造在河的西岸,尼羅河成為生與死的界限。
灌溉之源
埃及有一句諺語:“隻要喝過尼羅河水的人,無論他走到哪裏,他的心一定會留在埃及。”埃及人崇拜尼羅河,他們認為尼羅河不僅給他們提供了生活資源,而且還是神的化身。
尼羅河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開始利用尼羅河水位變化的規律來發展洪水漫灌。人們知道充分利用泛濫帶來的好處,於是,土地被分成一塊一塊的,灌溉水渠縱橫其中。公元前2300年前後,埃及人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庫,通過優素福水渠引來了尼羅河洪水,經調蓄後用於灌溉。這種灌溉方式持續了數千年。
由於河水為患,人們必須在河床兩邊建築高大的河堤來控製洪水,臨近的村莊必須合作起來,才能修建大堤和在汛期進行護堤工作。古埃及國家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統一修建主堤壩、蓄水池和運河等大型工程。百姓們參與挖河修渠,引水灌田,把排除水患視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國家與百姓自覺的角色認同,意味著彼此合作的開端,也意味著組織工作、管理製度和地方政府的起源。這樣,地區性的統一和地方政府的最初階段在其他地區出現國家組織之前就在尼羅河兩岸出現了。由於尼羅河的恩賜和對尼羅河水利工程的要求,埃及首先擺脫了人類野蠻時代的羈絆,形成了國家組織,並有效地發揮管理和協調職能,在尼羅河三角洲上修建了縱橫交錯的河渠網絡,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