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皇帝把稅收作為義務加在埃及地方官的頭上,規定如果收不到足額的稅,所欠的部分由地方官自己負責補足。這樣一來,收稅官員更是如狼似虎,威逼拷打,直到把納稅人變成債務奴隸為止。一些官員使用野蠻辦法還是無法收足稅,隻好自己將所缺的補足,不少官員因此破產淪為普通百姓。羅馬還實行納稅連坐製,一家不能繳稅,鄰裏要受株連。
埃及人還要負擔羅馬統治者的各種勞役,如向羅馬統治者提供車、船和牛,運送人員和貨物,還要義務修建水利工程、公共建築物、道路和軍營等。城市的手工業者和商人還要在管理人員的指揮和監督之下,為羅馬統治者效勞。
人民的反抗鬥爭羅馬貴族的剝削和壓迫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強烈反抗。他們以逃亡和武裝起義的方式來回敬羅馬統治者,亞曆山大城是兩種鬥爭的核心,被羅馬統治者視為“暴亂者之都”。
為了逃避苛重的賦稅和勞役,埃及奴隸、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逃亡到三角洲地帶,成為法外之人。逃亡運動給埃及統治者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困難,土地大片大片地荒蕪,稅收銳減。為了迫使逃亡者回來,羅馬統治者采取了野蠻而又十分愚蠢的辦法,通過逮捕逃亡者的家屬來給在逃者施加壓力。這種行為激起了更加劇烈的反抗,逃亡運動又常常演變為武裝起義。
最著名的起義是布科裏起義,這場起義從公元2世紀末期開始,時起時伏,連綿不斷,一直延續到5世紀末期。公元152年發生的起義持續了一年多。起義者主要是逃亡的農民和奴隸,他們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帶,利用有利地形,神出鬼沒,打得羅馬軍隊暈頭轉向。起義者甚至主動進攻亞曆山大的羅馬駐軍和行政機關,使羅馬政府緊張了很長時間。
為了增加稅收,羅馬統治者采取了許多新的辦法,如強迫農民開墾荒田、擴大耕地麵積,強迫農民代耕逃亡者的土地等,但是收效甚微。
羅馬統治者在埃及的失敗實質上也是推行羅馬化運動的破產。埃及官方語言和文字依然是希臘語和希臘文,隻有羅馬人之間才使用拉丁文。尤其是羅馬人鄙視埃及神靈傷害了埃及人的民族感情,使二者之間形成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