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司並不反對員工在上班時間解決問題,所以如果一上班就覺得很煩躁,不妨找間小辦公室去打電話———花半小時解決問題,總比成天都心煩意亂來得好。
去做心理谘詢
目前EAP在中國的企事業單位中畢竟還很少,在我們壓力很大,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隻有去救助於心理谘詢。
大部分人對心理谘詢聽說過,但還不夠了解。這裏將回答相關的一係列問題。
一是什麼時候需要去做心理谘詢。
當你感到壓力感已使自己難以承受,情緒倍受困擾的時候,你需要去做心理谘詢。
當你生理上發生了一些異常症狀,相應器官的病理沒有結果之時,你需要去做心理谘詢。
當某些事情引起了你強烈的心理衝突,自己難以解決時,你需要去做心理谘詢。當你人際關係中出現了較大問題時,你需要去做心理谘詢。當你家庭和婚姻中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你需要去做心理谘詢。
千萬不要以為去做心理谘詢就是和“精神病”掛上了鉤,正常人也有心理問題,有問題就需要求助於專家。許多人看生理疾病十分坦然,看心理問題就躲躲閃閃,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不能成為不去求助於專家的理由。
二是找什麼樣的谘詢人員。
這個問題比較重要也比較複雜。
在西方發達國家,對心理谘詢師有著很高的要求和很嚴格的考評程序。因為這個職業有個特點,在判定來訪者問題的性質與程度的時候,沒有很客觀的量化指標。雖然有一係列的心理測驗,但對心理測驗結果的解讀就需要很高的水平和很豐富的經驗。心理問題一旦被誤診,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來訪者的狀況可能會按照谘詢者認定的軌跡發展,並出現谘詢者預期的情況。一言以蔽之,蹩腳的谘詢師可能會使來訪者的情況變得更糟糕,這當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什麼樣的谘詢師才是合格的谘詢師呢?
自身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有樂於助人之心;
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的教育背景;
接受過心理谘詢的係統訓練;
思維清晰、語言流暢;
有一定的人生經驗與從業經驗。
三是心理谘詢是個什麼樣的過程。
心理谘詢的步驟一般分為開始階段、指導與幫助階段、鞏固與結束階段。
開始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有三項,即建立谘詢關係、掌握來訪者的資料及進行分析、評估。1.建立谘詢關係谘詢師與來訪者必須建立起信任、真誠、接納的谘詢關係。谘詢師首先要就谘詢的性質、限度、角色、目標以及特殊關係等向對方作出解釋。解釋的內容包括時間的限製、會談的次數、保密性、期望值等。尤其要對所談內容保密與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諾,以此消除來訪者的戒備心理。2.掌握來訪者的資料收集與來訪者有關的各種資料,通過會談、觀察、傾聽、心理測驗等方式,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及表現出的症狀。3.進行分析、診斷分析、診斷包括以下三個方麵的內容。確認心理問題的類型及性質。
確認心理問題的程度。確認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導與幫助階段要完成的任務有三項:製訂谘詢目標,選擇谘詢方案,實施指導與幫助。1.製訂谘詢目標心理谘詢的目標,就是心理谘詢所追求的結果與所要達到的目的。必須由谘詢雙方共同製訂目標。保證心理谘詢目標的針對性。谘詢目標的針對性,即解決心理問題而不是其他問題。心理谘詢目標必須具體、可行。2.選擇谘詢方案選擇谘詢方案,包括谘詢方法的選定以及為實施這些方法而製定的具體計劃。選擇谘詢方案應明確下列內容:(1)所采取谘詢方法的目標;(2)該方法的實施要求,即該做什麼,如何去做,以及不做什麼;(3)該方法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4)告訴來訪者必須對心理谘詢的過程抱有足夠的耐心,這些方法不可能立即產生奇跡,所有的改變都是循序漸進的。3.實施指導與幫助實施指導與幫助,不同的谘詢方法有不同的要求與做法。可靈活運用鼓勵、指導與解釋,對來訪者的積極方麵給予真誠的表揚、鼓勵和支持,增強來訪者的自信,促進其積極行為的增長;可以直接指導來訪者做某件事、說某些話,或以某種方式行動;可以通過解釋,使來訪者從一個全新、全麵的角度麵對自己的問題,重新認識自己及周圍的環境,從而提高認識能力,促進其人格的完善和問題的解決。三、鞏固和結束階段1.鞏固效果鞏固已取得的谘詢效果,是結束谘詢之前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具體工作有以下幾項。谘詢師應向來訪者指出其已經取得的成績與進步,說明已基本達到既定的谘詢目標。谘詢師應和來訪者一同就其心理問題和谘詢過程進行回顧總結。指導來訪者鞏固已有的進步,將獲得的經驗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並逐步穩定、內化為來訪者的觀念、行為方式和能力,使之能獨立有效地適應環境。2.追蹤調查為了了解來訪者能否運用獲得的經驗適應環境,進而最終了解整個谘詢過程是否成功,谘詢師必須對來訪者進行追蹤調查。追蹤調查應在谘詢基本結束後的數月至一年間進行。
四是選擇什麼樣的谘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