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到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去應聘工作,他經過了筆試、口試,最後由老板親自麵試。
老板問了他一個問題,“年輕人,你可曾為你的雙親洗過雙腳?”
這位年輕人想了想回答說:“隻有雙親幫我洗過雙腳.從小到大,我還未曾替雙親洗過。”
老板說:“等你回去為雙親洗過雙腳再來吧。”
年輕人回到家裏,不知如何向雙親啟齒,剛好這時母親風塵仆仆地由外麵回來。
於是年輕人端了一盆水來到母親的麵前說:“媽!您辛苦了,讓我來幫你洗洗腳吧。”
母親很驚訝,不過還是坐了下來。
年輕人將母親的腳輕輕放入盆子裏,塗上肥皂,以雙手揉搓母親的雙腳,這才發現,由於母親的操勞,雙腳竟變得如此粗糙,在幫母親洗腳的同時,他不禁流下了感恩的淚水。
第二天,這位年輕人到公司複試,老板問他替雙親洗過雙腳了嗎?他說:“洗過了。”老板問他有何感受?他道出“感恩”兩字。於是老板就錄用了他。
學會感恩對一個人生活的有重要的意義。
其一,感恩可以滿足歸屬和愛的需要。這是人的一種本能的需要,包括愛別人和被別人愛。感恩是愛別人最直接的、最有效的途徑,並可使自己在生活群體中獲得歸屬感。進而獲得別人的愛,滿足被別人愛的需要。
其二,感恩是一種處事哲學,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會讓你勇敢地麵對生活的挫折與困難。
很多的人在成功的時候能想到去感謝別人,感謝幫助過他的人,這個大家似乎都可以理解;遇到了失敗之後,很多的人就心灰意冷,開始抱怨不停,甚至從此一蹶不振,感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公平。而心懷感恩的人,則不會輕易的受到生活中成敗的影響,總是看到生活的希望,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他們相信,生活給你帶來了挫折的同時也會給你帶來麵對挫折的堅強。
其三,感恩,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弗洛姆在他的代表作《愛的藝術》中曾經指出,愛,不僅僅是一種自然情感,如何去愛別人,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能力。愛別人就是一種感恩的表達方式。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你就會更加的從容,淡然,也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可以說,感恩是人際關係的高級技術之一。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保鮮劑。
其四,感恩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感恩也是給自己生存機遇的不斷“積蓄”。曾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位成功人士資助了一個班級的8個貧困大學生順利地完成了學業。三年以後,因為公司發展的需要,這位成功人士有幾個空缺的工作崗位,他首先想到了曾經資助的幾個貧困的大學生,當想跟他們聯係的時候,才知道除了一個常常跟他保持聯係之外,其他的七個人的手機號碼全換掉了,撥打過去全是空號。而這七個人,從來不與這位資助者聯係。他們不給資助者以情感方式的回報,同時也丟失了一個可能的機會。不是說大學生找工作難嗎?工作來找你了,卻不見你的蹤影。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的心靈深處對外部世界的一種認同;感恩是尊重的起點,在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展現、發展自己獨立人格。感恩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是一種良知;是擁有健全性格的表現;是一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底色;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
古人雲“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學會感恩,讓生命可以輕裝一點,未來才會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