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以幽默穩定大局(2 / 3)

不久,何紹基寄回一口箱子。到了辦喜事那天,春梅打開箱子,大家都愣了!隻見裏麵空空如也,箱底隻有一張紙,上麵寫著一個大字——“勤”!

小夫妻明白了父親的意思,高高興興地把一字“嫁妝”貼在新房中,成了座右銘。

簡單的會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被德軍占領時,荷蘭流亡政府在倫敦設立總部。

荷蘭總理原來很少出國,幾乎不會說英語。首次會見邱吉爾時,他向英國首相伸出手,本來想說“您好”,脫口而出的卻是“Good—bye!”(再見!)“先生!”邱吉爾詼諧地說:“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會見都如此簡短而切中要害。”

浴室裏的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邱吉爾來到白宮,要求美國給予軍事援助。

邱吉爾有個癖好,就是口叼一支特大號“哈瓦那”雪茄,泡在浴缸裏休息。

有一天,他正泡在白宮的大浴缸裏,羅斯福突然踱進浴室。

邱吉爾大腹便便地露出水麵,場麵十分尷尬。但幽默的邱吉爾立即自我解嘲地說:“總統先生您瞧,我這個大英王國的首相可是什麼也沒對美國總統隱藏啊!”

兩人一陣大笑,似乎一切問題都在這善意的笑聲中解決了。

自此以後,英國就從美國得到了全麵的軍事援助,而同盟軍也終於贏得戰爭的勝利。

林肯擦皮鞋林肯正在擦自己的皮鞋,一個外國外交官向他走來。

“怎麼,總統先生,您竟擦自己的鞋子?”

“是的…”林肯反問:“那麼您擦誰的鞋子?”

像吃了火藥林肯在會見某國總統時,還沒有握手先談笑風生:“啊!原來我的個子還沒有你高。怎麼樣,當總統的滋味如何?”

那位總統有點拘束,說:“你說呢?”

“不錯,像吃了火藥一樣,總想放炮。”客人笑了。以後的會見完全是在信任、坦率的氣氛中進行的。

老樵夫指路一九七二年五月,尼克森訪問蘇聯。蘇美雙方在限製戰略核武器問題上分歧很大。

有一次,布裏滋夫對尼克森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俄羅斯農民徒步跋涉,前往一個荒僻的鄉村。他知道方向,但不知道距離。當他穿過一片樺樹林時,偶然遇到了一個枯瘦的老樵夫,就問他離該樹子還有多遠?老樵夫聳聳肩說:“我不知道。”農民吸了一口氣,把搭褳換了換肩,便撒腿走了。突然,老樵夫大聲嚷道:“順著道兒,再走十五分鍾就到了。”農民感到莫名其妙,轉身問道:“那你幹嘛剛才不說?”老樵夫徐徐答道:“我先得看你的步子有多大啊!”

尼克森立即明白了,蘇聯“老樵夫”是要美國“農民”先走一步呢!

我也敢擔保美國將軍傑克遜在一次戰役中被敵軍俘虜,送交軍事法庭審問。

法官:“老實說出你們的軍情。”

傑克遜:“可以,法官先生!我說出來,你能夠不泄漏出去嗎?”

法官:“當然,我敢擔保我絕不會泄露出去。”

傑克遜微笑:“那麼我也敢擔保我絕不把它泄露出去。”

不掛旗有因馮玉祥任陸軍檢閱使駐北平南苑時,宴請各國公使於陸軍檢閱使署。門上懸掛各國國旗,而日本國旗獨付闕如。日使不高興,當堂質問其故。馮玉祥說:“自貴國提出二十一條後,敞國人民一直抵製日貨。貴國國旗實在無處購買,真對不住。鄙意如果貴國取消二十一條,即可購買到貴國國旗懸掛了。

日使語塞,不勝尷尬。

五官要齊備陶行知創辦南京曉莊師範學校不久,影響日益擴大,各地要求進步、向往革命的青年聞風而至。

一天,教育部長蔣夢麟把陶行知叫去問:“曉莊辦得怎樣了?不會出毛病吧?”

“人有時也害病,一個團體要出毛病是意料中的事。”陶行知從容回答:“曉莊是根據五種生活,施行五種教育。不過,也許有一個地方會傷風,有一個地方會咳嗽。”

“哪五種生活?”蔣夢麟急切地追間:“會出毛病的是哪一種?”

“我們的五種生活是:健康的生活、勞動的生活、科學的生活、藝術的生活、社會改造的生活。前三種我可以擔保不會出毛病。”陶行知忽然把語氣一轉,笑著說:“你如果要過藝術的生活,便難免有“浪漫蟲”混進來,叫你傷風。你若想改造社會,處處會和土豪劣紳、貪官汙吏、帝國主義短兵相接,有時咳幾聲就完了,有時會受重傷,甚至於吐血。

“你何不把後兩種生活除掉?”

“五官齊備才像一個完人。誰願意因怕傷風而把鼻子割掉?”

“那是不好割。”

“嘴也不能封起來啊!”陶行知意味深長地說。

對付造謠者蘇聯十月革命前夕,傑出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彼得堡的涅夫斯基大街上散步,遇見一個頭戴小帽,手提錢袋的女人,用荒謬的謠言誣國中傷布爾什維克。她說:“布爾什維克是土匪!是強盜!他們整天殺人、放火、搶女人……”

馬雅可夫斯基聽了火冒三丈,當即用雙手撥開人群,徑直撲到這個女人跟前,厲聲喊:“抓住她,她昨天把我的錢袋偷跑了!”

那女人驚慌失措地爭辯道:“你搞錯了吧!”

馬雅可夫斯基肯定地說:“沒有,沒有!正是她——戴著繡黃花帽子的女人,偷了我25個廬布。”

聽了這話,圍著那女人的人們紛紛譏笑她,隨後四散而去。

那女人苦苦哀求馬雅可夫斯基:“我的上帝,你瞧瞧我,我可真是頭一回看見你呀!”

詩人說:“可不是嗎,太太,你才頭一回看見一個布爾什維克,就大談特談布爾什維克來了……我勸你回去後,可別拿自己的女廚子出氣!”

霍伯不出山幽默大師鮑勃·霍伯在美國備受推崇。這位天才藝術大師長期以來以一種無法比擬的幽默猛烈抨擊美國社會中的種種弊端。政府的各項政策、總統在官場中的舉止言談,乃至總統私生活中的各種“秘聞”,他都加以針砭,“創作“了一個個令人捧腹而又回味無窮的笑話。朋友們曾說,任何涉及美國公眾生計的問題,霍伯都不會沉默。

正因如此,平民百姓都特別喜愛霍伯,連白宮要人也都敬他三分。有一個時期,白宮甚至請他出山擔任要職。霍伯的回答是:“如果我搞政治,誰還來批評政治呢?”

薩克雷換氣英國作家薩克雷每晚動筆寫作前,總要到戶外作五分鍾深呼吸。他說:“白天,我的肺葉裏吸滿了這個可惡社會的邪氣。如果晚上不換換氣,我怎能寫出格調清新的作品來!”

南橋而北枳晏子是春秋時齊國大夫。有一次,他出使楚國。楚靈王見他身材很矮小,其貌不揚,便想羞辱他。

“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楚靈王以輕蔑的口氣問。

晏子明知其意,卻故意回答說:“在齊國,人們嗬氣成雲,揮汗成雨,來來往往,摩肩接踵,一站住,腳尖碰腳跟,怎麼說沒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