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靈王又間:“既然如此,為什麼派你這麼個人到我這個國家來呢?”
晏子回答:“我們齊國有一條規矩,賢者出使賢國,不肖的人出使不肖之國;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則出使小國。我人又小,又最不肖,所以才派來出使楚國。”
楚靈王聽了,心中雖不高興,卻暗暗吃驚。
過了一會兒,幾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殿下經過。
楚靈王故意問:“囚犯是哪裏的人?”
武士回答說:“是齊國人。”
“他們犯了什麼罪?”
“犯了盜竊罪。”
於是,楚靈王對晏子說:“齊國人是不是喜歡做強盜?”
晏子明知道這出戲是楚靈王故意安排的,就說:“我聽說,江南的橘子移到江北,就變成枳子了。橘之所以變成枳,是因為所處的地方不同的緣故。齊國人在齊國不偷不搶,到了楚國就成了強盜,這是楚國這地方使他變的,與齊國有何相幹?”
“我本想嘲弄您,不料反被您嘲弄了。您真了不起!”楚靈王歎道,遂待晏子如上賓。
不是不知道在“文化大革命”中,有個“造反反派”想把花園裏的一盆花拿回家去,但不知道這盆花好不好,就去間那些“黑作家”們。被當作專政對象的作家們都不想理他,推說不知道。
這個造反派惱羞成怒,指著趙樹理問:“你也不知道?”
趙樹理說:“我不是不知道,是不好說。我是‘黑幫”’,我說是香花,你們說是毒草我說是毒草,你們又說是香花……”
防止肥胖法在一次宴會上,蕭伯納旁邊坐了一位非常有錢的紡織廠老板娘。“親愛的蕭伯納先生!老板娘帶著嬌媚的笑容問:“你知道有防止肥胖的辦法嗎?”
蕭伯納看了看這位臃腫的女士,摸了摸胡子,以非常鄭重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一種辦法,但是怎麼也想不出法子把這個詞翻譯給您聽,因為‘幹活’這個詞對您來說,可是一個外國詞呀!”
演唱輿模仿奸萊塢為查理·卓別林舉行生日宴會。宴會結束前,卓別林用自己的抒情高音,演唱了一首意大利歌劇譯曲。
在座的一位朋友驚歎下已:“查理,我們相處多年,卻不知道你唱得這麼好啊!”
卓別林回答:“我根本不會唱歌。這不過是在模仿劇中人恩瑞柯·卡羅素罷了!”
華盛頓設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任職期間,常於下午四時在白宮宴請國會議員商議國事。隻要規定時間一到,他不管人是否到齊,便按時開宴,哪怕隻有他一個人,也是如此。往往弄得遲到者十分尷尬,而華盛頓不客氣地說:“我的廚師隻問預訂的時間到了沒有,從來不問客人到了沒有。”
拿破侖用餐拿破侖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有一次,他請手下的幾位將軍用餐。時間到了,那幾位將軍還未到,他便一個人大吃起來。等那些人來到時,他已經吃完了。
他宣布說:“諸位,聚餐時問過啦!現在咱們開會研究事情吧!”
從此以後,無人再敢遲到。
博士改“自傳”
在一次宴會上,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巴爾肯博士提議,每人使用最簡短的話寫一篇自傳,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為死後刻在墓碑上的墓誌銘。於是大家凝神苦思起來。
其中一個神情沮喪的青年交給巴爾肯一紙通篇隻有三個標點符號的自傳:“——!。”
巴爾肯問他是什麼意思?年輕人淒然作色道:一陣橫衝直撞,落個傷心自歎,到頭來隻好完蛋。
巴爾肯略一沈思,提筆在這篇“自傳”下邊有力地寫上三個標點符號:“、……?”
接著博士用他那特有的鼓勵口吻,對這位自暴自棄的青年說:“青年時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長,希望無邊;豈不聞‘浪子回頭金下換’?”
雙手的區別在紐約的一個宴會上,小提琴家伊薩克·斯特恩被介紹給著名重量級拳擊運動員穆罕默德·阿裏。斯特恩說,“應該說我們的職業是相同的,我們都靠雙手吃飯。”
阿裏幽默地看著斯特恩說:“你一定幹得很不錯,你一點傷痕也沒有。”
美人輿猴子英國自然科學家達爾文應邀赴宴,恰巧與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士坐在一起。
“達爾文先生,”漂死女士帶著戲譫的口吻向科學家提出疑問:“聽說,您斷言人類是由猴子變來的。我也是屬於您的論斷之列嗎?”
“那當然羅!”達爾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禮地答道:“不過,您不是由普通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的。”
最好的名酒約翰內斯·勃拉姆斯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一次,酷愛藝術的銀行家拉登堡邀請他去吃晚餐,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第二天晚上,主人高興而又充滿自豪地把勃拉姆斯迎進客廳,隻見桌子上已擺上了許多瓶葡萄酒。
勃拉姆斯習慣地解下領帶,坐了下來。
“親愛的博士先生,”主人說:“您的光臨使我感到萬分榮幸!為了這高興的時刻,我從酒窖裏拿出最好的名酒。這是我的葡萄酒中的勃拉姆斯,請您品嚐!”
勃拉姆斯的目光從斟滿了酒的酒杯轉向銀行家。然後,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口。
“不錯!”他終於帶著行家的表情點了點頭,“這酒很好!不過,如果這是您的酒中的勃拉姆斯,那麼,您最好還是把貝多芬拿上來!”
烤鴨的趣話一九五四年四月,周恩來出席討論印支戰爭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有一天,他邀請卓別林夫婦到中國大使館共進晚餐。
席間,卓別林望著剛上卓的北京烤鴨,詼諧地說:“我這個人對鴨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不吃鴨的。”
眾人忙問其故。
卓別林說:“我所創造的流浪漢夏洛爾,他走路時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態就是從鴨子走路的神態中得到啟發的。為了感謝鴨子,我從那以後就不吃鴨了。”
當別人為此表示歉意時,卓別林卻又微笑著轉口說:“不過,這次可以例外,因為這不是美國鴨。”
他這番話引得大家笑聲不止。
這次宴請卓別林夫婦的北京烤鴨是由跟隨周恩來到日內瓦的名廚親手烤的,隻要拿起鴨骨,輕輕一抖,整個鴨身便骨肉分離。卓別林夫婦邊吃邊讚不絕口。
宴會將結束時,周恩來關心地問卓別林,今晚的菜是否合胃口。
卓別林風趣地說:“貴國的烤鴨,食味之好雖可說舉世無雙,但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不能讓我再多吃。”
周恩來深會其意,於是囑咐工作人員把兩隻早已準備好的北京烤鴨送給卓別林夫婦。卓別林夫婦高興得連聲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