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第三十二封:拒絕責難,拒絕推委(1 / 3)

親愛的孩子:

如果我說安德魯?卡內基,那位一直不甘人後、貌似自己是世界第一富豪的先生曾來拜訪我,並向我討教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你不會感到驚訝吧?事實上,那位偉大的鐵匠就是這麼做的。

卡內基先生是在兩天前來的我們基奎特。也許是我笑容比較親切,也許跟我們輕鬆的談話氣氛有關,卡內基先生那鋼鐵般的自尊熔化了,放下架子問我:

“約翰,我知道,你手下有一群很能幹的人。不過,我可不覺得他們的才幹無人能敵。可是,他們似乎無堅不摧,總能輕鬆擊敗你們的競爭對手,這就令我納悶了。我想知道,你到底施了什麼魔法讓他們那麼精神的,不會隻是金錢的力量吧?”

金錢的力量當然不可低估,但責任的力量更是巨大,我這樣回答他。有時,行動並非源於想法,而是出於一種責任。標準石油公司的員工都有很強的責任感,都知道“我的責任是什麼?我做什麼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是對於員工,我從不高談闊論他們的責任或義務,我隻是通過我的領導方式來創造具有責任感的企業。

這個話題到此本就應該結束了,但卡內基先生還是很認真地追問我:“約翰,那你給我講講,你到底是怎麼幹的?”顯然,我的回答挑起了他的好奇心。

難得卡內基先生如此謙遜,在無法拒絕的情況下,我如實相告:如果我們想要在競爭中屹立不倒,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的領導方式絕不能以任何理由為借口,去責難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件事。因為責難就如同一片沼澤,一旦失足跌落進去,你就會失去立足點和前進的方向,就會變得無法動彈,從而陷入憎恨和挫折的困境之中,最終的結果隻有一個——失去手下的尊重與支持。一旦落到這步田地,那你就好比是一個遜位的國王,無法再主宰一切。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不管是誰都會遭遇挫折和失敗。所以,當問題出現時,我不會感到憤恨不滿,更不會責難別人,因為我知道,責難是摧毀領導力的頭號敵人。我隻是在想:怎麼能讓情勢好轉起來?如何補救或是修複我們的失誤?積極地選擇朝向更高的生產力和滿意度前進,才是身為領導者應該作的。

當然,對自己我不會輕易放過。當壞事降臨在我們身上時,我會先停下來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職責是什麼?”借著對自身角色進行完全坦誠的評估,從而回歸原點,就可以避免窺探他人做了什麼,或是要求他人改變什麼,等等無意義的行為。事實上,隻有將焦點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才能將無意中拱手讓出的王冠重新收回。

當然,分析“我的職責是什麼”與自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自責是一種最陰險狡猾的責難陷阱,諸如“那真是一個愚蠢的錯誤!”等自我責難,隻會讓自己陷入與其他任何責難相同的忿恨與不滿之中去。事實上,“我的職責是什麼”是一種具有強大分析力和自我肯定的步驟。我知道,真正的問題不是員工應該要做什麼,而是我應該要做什麼。我不會自怨自艾,而隻會讓自己更強大。這當然不是件壞事——自己越強大,別人的影響力不就會越小嗎。

如果你能不跟那些對你做了什麼的人斤斤計較,而是把每一個障礙當成了解自己的機會,那麼你就能在領導危機的高牆外找到出路。

當然,我沒有救世主的心態,也從不把自己視為救世主。領導者的工作不是全知全能、大包大攬。我常常一遍遍地問自己:在哪些方麵應為自己負責?在哪些方麵,部屬們要為我負責?如果我真把自己當成拯救這個世界的正義使者,那隻會讓自己陷入領導危機之中。我的責任中,很大一部分是讓其他人承擔起自己該負的責任。如果一個員工對於跟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事情都漠不關心的話,那他更不可能對圓滿完成工作有強烈的渴望,那他就應該離開,為別人去服務了。

有時候,感覺責任在肩的那種壓力就好象是興奮劑。沒有什麼能像個人的責任感一樣,可以激發並強化一個人做事的能力。因此,將重責大任托付部屬,並讓他了解我對他充分信任,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支持。所以,作為領導者,我們沒有必要將部屬應當並且能夠負擔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光靠示範作用並不足以來營造公司勇於負責的氛圍與風氣,我的基本原則是部屬們都知道的:在標準石油公司沒有責難、沒有藉口!這是我堅持的理念,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的箴言是支持、鼓勵和尊重將被全心接受與加倍頌揚。一個人犯了錯沒什麼,但我決不能容忍不負責任的行為存在。隻會找藉口而不提供解決方式,在標準石油公司是無法容忍的。

我的大門隨時為部屬敞開著,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也可以純粹地發牢騷,但必須要用一個負責任的方式。這樣的結果會讓我們彼此信任,因為我們了解所有的事都需要攤在陽光下來討論。因此 我們很少犯任何錯誤。

不愧是優秀的學生,卡內基先生沒有讓我浪費時間,在我結束這個話題時他說:“在抱怨聲中,再優秀的員工也會變成烏合之眾!”他確實很聰明。

孩子,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種防禦心理來推委真正的責任,以致推委責任的現象處處可見,這真是貽害無窮。但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推委,那就是開始傾聽。

如何創造出一個能讓人們覺得開誠布公會比隱藏實情來得舒適的環境,主動邀請別人陳述自己的想法,用一些諸如“再多說一點”,或是“我真的想聽聽你的意見”的話語來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對領導者來說,才是最大的挑戰。和一般人所知道的剛好相反,在對話中,起主導作用的並非陳述者,聆聽者才是擁有權力的人。

難以置信吧?試想一下,和一個麵露敵意且肢體呈現侵略性姿態的人,以及一個對你表示全神貫注的人說話時,兩者之間的差異,不難知道陳述者的語調、焦點還有內容,事實上都取決於你傾聽的方式。當你卸下防衛,單純地聆聽其他人說話時,你會得到不少收獲:對有攻擊性或憤怒的語言的背後隱含的議題,會有著更透徹的了解;可以得到更多可以改變你對整個事件來龍去脈的假設的信息;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整理思緒。

對於你是否重視他們的觀點,陳述者是能感覺得到的。當你專注地傾聽之後,原來的陳述者也會更願意聆聽你的意見,這是最令人興奮的了。

真實的傾聽是不具任何防禦性的。即使你不喜歡這個信息,你也應該去傾聽了解,沒有人讓你立即做出回應。專注地傾聽更像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技巧。滑雪者在遭遇障礙時,絕不會分神去思考過一會兒他要對夥伴說什麼,因為他的每一秒鍾都需要投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作為一名積極的傾聽者也是一樣地,如果你能貢獻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給另外一個人,就不會出現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的情況。去除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敞開胸襟開始一段更有意義和更有效果的對話。

我們在塑造了生活的同時也將塑造自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將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我們最終都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正如“目的”決定你的方向,拒絕責難將築出一條實現自己目標的康莊大道。

愛你的父親

第三十三封——善用每個人的智慧

親愛的孩子:

收到你的來信,我得精神真是為之一振!因為你讀懂了我總能助我成就事業的處事哲學:做你喜歡做的事,而其他的事,就交由喜歡做這件事的人去做。

對我來說,做喜愛的事是一項不容質疑的定論。它時刻都會提醒我,要領導手下完成好自己的任務,就要采用一種更為宏觀、更有效能的領導方式,而決不可依賴某些管理技巧。

具體而言,我的致勝之道就是:想辦法利用每個人的長處並誘發他們將熱情傾注在工作之中,以成就最高的生產力,而不是把手下拘泥在刻板、製式的職務工作上。

“最完美的人就是那些徹底投身於自己最擅長的活動的人。”這是我在讀書時代就記得的一句話。後來,經我改造,它成為了我管理上的一個理念:那些徹底投身於自己最喜歡的活動的人,才是最能創造價值的人。

我說過,忠於自己是每個人都有的天性,都渴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他們忠於自己的方式。遺憾的是,很多管理者並不能正確對待員工忠於自己的訴求,結果是事倍功半。

其實這不難理解,如果你將不時間投入到你喜愛的事情上,你就不會感到自我滿足;如果你得不到自我滿足,你就將失去生活的熱情;如果你失去生活的熱情,你就將失去生活的動力。指望一個失去工作動力的人去出色完成工作任務,不是像指望一個停擺的鬧鍾去準確報時一樣,非常可笑嗎?

所以,給予手下忠於自己的機會——燃燒他們的熱情,讓他們的特別才幹發揮到極致,恰恰是我時刻不忘的,因為我自己將從中收獲的是財富與成就。忠於自己就將使自己贏得人生中最偉大的一場戰役,誰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要想成功利用手下的熱情,你就必須明白領導者的職責——要關注他們的優點與才幹,並讓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而不是要挖掘他們的弱點。挑尋部屬最脆弱的特質,不是我的習慣;找尋他們最堅強的部分,在工作的挑戰與需求上充分展現讓他們的才幹,才是我的專長。例如,我曾重用過的阿奇博爾德先生。

有些人喜歡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先選拔人才,我與他們不同。我用人並不會看他身上貼著什麼標簽,我看中的是他在工作中展示出來的能力。我喜歡自己的喜好,但更喜歡效率。

阿奇博爾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是個禁酒主義者,而他卻嗜酒如命。但是,阿奇博爾德卻有著非凡的領導才能和天賦,他頭腦機敏、樂觀幽默,而他出眾的口才和大膽好鬥的性格無疑更是在激烈競爭中獲勝的保證。所以在由對手變為合夥人之後,我一直對他非常關注,我不斷委他以重任,直至他最終接替我的職務。

他那特殊的職業生涯,已經證明了自己是一名天才的領導者。當然,如果他沒有不良嗜好的影響,他的成就將更加耀人。

在每位手下身上找出你所重視的價值,而不是那些你所不樂見的缺點,是身為老板的我的目的。我總是樂於找出每個員工值得重視的部分,並致力於將員工的優點轉化成出色的才能,而不會試圖修正他們的缺點。所以,我總是擁有能力健全、樂意奉獻的部屬。

孩子,沒有人是萬能的。作為一位管理者,你的成就依賴於你領導能力的發揮,依賴於你員工才能的發揮。你需要知道,可能你的員工有很多這樣那樣的毛病,但作為領導,你要專注於發掘每個人內在的優點,注意他們在每個細節上的傑出表現,以及他們為了將事情做得出色,而對完美主義近乎苛求的堅持。這才是你的優勢所在。

我不否認領導者的巨大作用,但一個人不能主宰一個集體,就整體而言取勝靠的還是集體。我所取得的任何榮譽所依靠的都是集體的力量,而絕非我個人。眾人拾柴火焰高,隻有大家都付出努力,才能相信並期待奇跡的出現。

祝你好運!我的孩子。

愛你的父親

第三十四封——永遠做策略性思考

親愛的孩子:

看起來,高爾夫運動也無法抑製漢密爾頓醫生的腰圍向外擴張,要想減少脂肪,他隻能借助其他運動方式了。不幸的是,能防止他增重的運動還沒有出現,他很痛苦。不過,他腦子裏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倒總能為我們帶來快樂。

今天,漢密爾頓醫生給我們講了個漁夫與垂釣者的故事。他笑著問我:“洛克菲勒先生,您是想做漁夫哪,還是想做垂釣者?”或許是看到我們各個捧腹大笑,醫生得意洋洋。

我告訴他,因為我靠有效的行為策略來創造商業利益,垂釣者的行為方式不能保證我成功。如果我做了垂釣者,或許我就沒有資格同他們打高爾夫了。

當然,隻知丟下魚餌後坐等大魚上鉤,而不事先思考、計劃、決定:要釣哪種魚,用什麼樣的餌料,需要將魚線拋到哪裏,很明顯是一個愚蠢的垂釣者。就形式而言,他們沒做錯什麼,但結果是否如願卻沒人知道。

花上一段時間,他們也許會釣到魚,也許一條魚都釣不到,而那條他們理想中的魚,更也許永遠不會上鉤。盡管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但他們太執著於自己的方式卻限製了成功的可能——除了那條魚線所及之處,他們捕魚的範圍等於零。但是,如果能像漁夫那樣,張網捕魚,就將擴大捕魚範圍,而豐富的魚量會讓他們有許多的選擇機會,並最終捕獲到他們想要的魚。

刻板固執、按部就班、以簡單方式來解決問題的垂釣者顯然不襯我,我告訴漢密爾頓先生和我的球友們,能夠提供多種選擇、直至挑選出最能創造商業利益的魚的漁夫才適合我。他們都笑了,說我泄露了商業機密。

孩子,不論你做什麼,擁有眾多的想法,才能找出完美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在做出最完美的決定之前,你應該致力於尋找具有創意與功效的各種可能性選擇,考量並積極嚐試多種可能性方案,然後才將重點放在最好的選擇上。

我總能捕到自己想要的大魚,就是這個原因。當然,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保持開放策略也是必須的,這樣才能審時度勢,不斷調整或修正自己的計劃;所以,即使計劃進展並不順利,我總能沉著應對,不會驚慌失措。

很多人都認為我是一位有著非凡的能力,富於效率與行動力的領導者。如果這個評價沒錯的話,那麼隻要你能克製自己找尋簡單、單向解決方案的衝動,樂於嚐試能達成目標的各種可能性辦法,擁有在困難麵前付諸行動的耐心、勇氣和膽略,以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精神,我想你也可以獲得這樣的讚譽。

作為總裁,我隻負責為部屬設立清楚明確的方向或策略,探索實現策略的各種可能性,而不會將自我局限於過分僵化的行動計劃中。要知道,單靠操弄手段的計劃者,給我們這些策略者提鞋也不配。

成功的關鍵在於紮實的策略計劃,而計劃必須由具體、可衡量、可達成以及實際的行動目標作為後盾,這是許多人都堅持的一個看法。我承認這樣做的重要性,但它也有著致命的缺陷:計劃強調的是判斷的標準與預設的成果,人們所采取的也是認為可達成目標的固定方法。由於這些方案依據的是預期能達成目標的已知方法,因此我們在開始行動之前,其實已經局限了範圍。

難怪一些成本高昂,又耗時費力的策略,僅有極少的部分能真正被執行。因為在我們提筆之際看起來似乎天衣無縫的計劃,在定稿之前情況可能已經轉變了,也就是說,不僅市場的狀況早已改變,客戶的狀況早已改變,就連所能支持計劃的資源也已經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