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三叉神經痛的診斷與辨證(1 / 3)

(一)三叉神經痛西醫學診斷與鑒別診斷

在臨床上顏麵部疼痛的病人,並非少見,對此類疾病應首先明確診斷。顏麵部的疼痛考慮為三叉神經痛後,應進一步了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並且應與哪些引起顏麵部疼痛的疾病相區別,這是作好治療的基礎。

1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診斷

由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較典型,一般情況下診斷並不困難。下列幾點可做為原發性診斷依據:

短暫;作性的閃電樣劇痛,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分鍾。

疼痛局限於一側麵部三叉神經的某一支,兩支偶或三支分布區域內,而且從不擴展到對側個別的雙側性三叉神經痛除外。

間歇期間可無任何疼痛,即使個別病例有疼痛,其性質與發作期疼痛也迴然不同,一般僅表現為輕度鈍痛。

常有“扳機點”,輕觸該點即可引起疼痛發作,而且該點多位於受累支的分布區域內,這對受損神經支的定位有重要意義。

通常患區內即無感覺障礙,也無其它的局灶性神經係統體征。

如對支配患部尤其是“扳機點”所在區域的三叉神經分支進行阻滯封閉(如普魯卡因封閉),則在藥物作用有效時間內,疼痛停止發作。

2.繼發性三叉神經的診斷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及其病因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有時相當困難。某些病例,其症狀表現可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極為相似,原發病變僅在手術中才被偶然發現,或經過很長時期因其出現其它症狀及體征後才被確診。因此,對三叉神經痛的臨床鑒別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兩型三叉神經痛常在病程經過方麵不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隨病程發展疼痛可轉為持續性,並可出現麵部感覺及運動障礙或其它神經損害的表現;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在多年內雖然病情可漸進性加重,但僅表現為疼痛加劇,其性質並不改變,也不出現新的症狀和體征,而且尚可有自發的間歇性症狀緩解期。因此,詳細了解病史對兩型三叉神經痛的鑒別十分重要。

另外,即使顏麵部疼痛症狀較典型,也應對病人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宜常規作腰椎穿刺,顱底X線攝片或頭顱掃描等項檢查,以確定有無其他原發病因的存在。

3.原發性三叉神經瘺的鑒別診斷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應與以下疾病相鑒別:橋腦小腦角腫瘤:某些橋腦小腦角腫瘸,如膽脂瘤(即上皮樣囊腫)、聽神經瘤、腦膜瘤等,由於機械性刺激或繼發周圍慢性反應性腦膜炎,其早期症狀亦可表現為三叉神經痛,有時甚至可持續多年而不出現明顯的神經係統體征。另外疼痛的性質亦多為放射痛,並且常位於患者的三叉神經第I、II支分布區內。但此種疼痛往往尚有些不同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特點:①疼痛常可累及口腔內,其中包括一側的舌部,而且多合並有麵部麻木與僵硬感。③疼痛可呈持續性,亦可為發作性,但發作的持續時間多較長(30分鍾以上),而且刺激麵部一般並不加劇疼痛。③麵部疼痛常合並有該側的枕後部局限痛。④受累,此外,倘若隨病程發展而出現其它的症狀和體征,如耳鳴、聽力減退、眩暈、麵部感覺減退或麵肌麻搏、腰穿腦脊液蛋白含量增或顱骨X錢攝片顯示內聽道擴大、岩骨破壞改變等,則更易和原發擇三;神經痛相鑒別。

三叉神經瘤:本病少見,僅占腦腫瘤的1-1.5,多發生於三叉神經半月節,很少牟長在神經根。其早期症祅常為三叉神經第I、I支分希區內持續性鈍痛與感:覺異常。個別病例,雖然亦可表現為發相性的灼樣放射痛,但疼痛發作較持久,麵部無“扳機點”外界刺激對疼痛影響亦不大,而且痛區不斷擴大以至整個半麵部,並出現麵部感覺減退及角膜反射減弱。隨病變進展,新的症狀和體征不斷增多,如咀嚼肌麻痹、萎縮、複視、眼瞼下垂、顱神經受侵,或麵肌麻痹、聽覺障礙(腫瘤向顱後窩發展)等。顱骨X線攝片檢查常顯示岩骨尖骨質缺損,腰穿腦脊液內蛋白量多有增高。必要時可借助於腦造影檢查以明確診斷。

顱底部轉移癌:常為鼻咽癌轉移,可侵犯三叉神經或其半月節而致痛此種疼痛常呈鈍痛或痛性質,亦多為持續性陣發性加劇。除疼痛外,本病一般尚伴有麵部感覺障礙及原發病變的其它特征,如患側鼻塞、鼻衄與頸部淋巴腺腫大等。:顱底X線攝片常見骨質碑:,鼻咽部檢查及活檢可助確診。

顱內轉移並非少見,但癌腫瘤轉移至三叉神經者卻很少見,特別在未發現原發病灶及未出現顱內壓增高之前,易誤診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當病變進一步發展,出現顱內壓增高及局限性定位症狀和體征而找到原發病灶或頜內轉移灶時,則不難診斷。

腦網膜炎:個別顱底部局限性蛛網膜炎,可因侵犯三叉神經而引起麵部疼痛。病者多為青壯年,常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往往有頭部外傷或感染史。疼痛多為持續性鈍痛,雖然也可呈放射痛,但發作較持久,且常伴患者感覺障礙。如病變位於橋腦小腦角附近,尚可合並有枕部疼痛及麵神經、聽神經受損症狀。視交叉部蛛網膜炎,疼痛主要局限於眼球、眼眶周圍及額部,而突出的表現乃為視力障礙,視野缺損及眼底改變。

延髓與上頸髄空洞症:偁而可因三叉神經脊束損害而致其分布區內疼痛,個別甚至可呈發作性劇痛。但疼痛分離性感覺障礙,且呈節段型分布,如位於麵部外側(延髗受損)或內側(上頸髓受損)另外尚可顯示咽部、舌部或頸部肌肉麻痹、萎縮等其他局灶體征。據此,一般不難和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