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清照的詞也可以分析出她的性格特征。在其前期少女和初嫁時作品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詞傳神地勾勒出了清照醉酒後的形態,這不是普通的醉而是大醉,醉得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試想一位少女時代就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的女性,有可能是那種害羞的人嗎?更令人後怕的是她所乘的船還“誤入藕花深處”。從這樣形象傳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在 1000年前封建禮教相當森嚴的宋朝,李清照這種潑辣、大膽且豪爽的女性還是很少見的;而且從其“爭渡、爭渡”那股勁看來,李清照的力氣應該不小,而她的身材應該相當高大。
李清照一生嗜酒,少女時代如此,出嫁後與趙明誠生活優裕時如此,晚景飄零時亦如此,終生不改此衷。通覽一下清照的詞,隻要提到酒,寫到醉酒形態的處處皆是。這裏隻選幾首著名的去賞析一下並分析清照的為人:先說說第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應該說此時的李清照生活得很好,不是待字閨中就是新婚不久。“濃睡不消殘酒”,說明過去的米酒能使人醉得挺深沉的,另外也說明李清照喝得很多,一個女人能喝到睡一夜酒還沒清醒,可真是豪飲啊!看來李清照並不是有人所說的“無知少女”,而實在是女中豪傑,體格強健之人。《菩薩蠻》這一首詞寫的是在借酒澆愁,“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此時正是金兵入侵、宋室南渡之後,為了減輕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痛苦,李清照便以酒來麻醉自己。這種把酒臨風、舉盞消愁的情景,讓人們看到一個“俠女”的身影,而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夏日絕句》,則被史學家、文學家共同認為具有俠女風範。
因此,從李清照的作品中是不能找到證據證明她容貌美麗,相反,恰恰證明她強健俠骨的一麵,這與美女的標準是大相徑庭的。
再從李清照的婚姻說,有人問既然李清照不漂亮,趙明誠為什麼和她感情那麼好?其實趙明誠不是看重李清照的美色,而是看重她的才氣。趙明誠、李清照
夫婦一生相互愛慕、琴瑟相和,主要是誌趣相投。當時趙明誠常去外地考察金石名品,李清照頗感孤單寂寞,便寫了一首相思詞,名叫《醉花陰·重陽》,李清照借颯颯秋風、片片黃花把對夫君的思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後,先為情所感,後更為詞的藝術力所激,發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的詞。他閉門謝客,三日寫詞五十首,將李清照的這首詞雜於其間,請友人評點,不料友人說這五十首詞隻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自歎不如,這個故事表現出,他們夫妻的如膠似漆得益於他們共同的愛好和濃厚的興趣。
另外,據李清照所著《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及南宋人所著《建炎以來係年要錄》等資料記載,李清照在其夫趙明誠死後,曾再嫁張汝舟,秋八月離。張早就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當婚後發現李清照家中並無多少財物時,便大失所望,直至拳腳相加。張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後發現張還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李清照便報官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所以從她第二次失敗的婚姻可以看出,李清照在相貌上並無優勢可言,而且恰恰從結束這段婚姻的方式上來看她是一個潑辣豪爽有俠氣的女子,在落後的封建社會,就敢於挑戰,與世俗抗爭。
所以有人認為後人把李清照畫成纖腰細臂、明眸皓齒、嬌滴滴、軟綿綿、淒淒慘慘切切的傳統形象,是不準確的。李清照應該是才華橫溢、高大粗放、堅強有力的才女,她不是櫻桃小口,膚如凝脂的美女;應該是鼻直口方,寬額闊臉,目光炯炯的一代俠女,總之她長相一般,但很大氣,很豪爽,這就是曆史上真正的李清照。
陸遊與唐琬因表兄妹關係導致離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