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為何點大他 20歲的秋香?

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在江浙地區流傳了 500多年,說的是唐寅與文徵明、祝枝山都是吳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畫,氣度瀟灑,不拘小節。無錫望族華學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畫舫來吳中進香,正巧遇到應文徵明和祝枝山相邀來遊虎丘的唐伯虎。這時,唐伯虎看見華府眾人中有一位風姿明麗、秀逸絕塵的婢女。這引起了唐伯虎的追求之心。為此,唐伯虎不惜更換便裝到華府應聘教書先生,取名華安,後與秋香終成眷屬。

然而這隻是傳說故事,曆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不僅沒有傳說中的風流韻事,而且生活清貧,一生坎坷。他年輕時,妻子離世。唐伯虎 27歲時續弦,娶了何氏。可惜,好景不長,在第二年的會試中,唐伯虎受到科舉舞弊案的牽連,吃了一連串冤枉官司,從此科舉無門,功名路斷。何氏見唐伯虎失去仕進希望,與唐伯虎日日爭吵,唐伯虎一紙休書將何氏送回娘家。後來,唐伯虎娶

青樓女子沈九娘為妻,兩人情投意合,唐伯虎自此也潛心作畫,在丹青上大有進展。唐寅 31歲開始“千裏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鬆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唐伯虎的後半生與桃花塢是密不可分的,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伯虎在蘇州城北建成桃花塢,他自稱桃花塢主,曾寫《桃花庵歌》描寫自己的生活:“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唐伯虎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唐伯虎坎坷一生,晚年生活貧困淒苦,年 54歲。

從唐伯虎坎坷的一生來看,他並沒有叫做秋香的妻子,那麼“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是怎麼回事呢?秋香又是何等人物?

在明代的筆記體小說中最早出現秋香的身影。明代小說家王同軌在他的《耳談》中敘述的另一個蘇州才子陳元超與唐伯虎點秋香一模一樣的故事:“元,少年倜儻不羈,嚐與客登虎丘,見官家從婢姣好姿媚,笑而顧己,悅之。令人跡至其家,微服作落魄,求傭書焉,留侍二子。自是二子文日奇,父師大驚,不知出元也。已而以娶求歸,二子不從,曰:‘室中惟汝所擇。’曰:‘必不得已,秋香可。’

即前遇婢也。二子白父母,嫁之。元既娶,婢曰:‘君非虎丘遇者乎?’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