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暴卒屍體無頭案真相揭秘
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 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他對有礙於皇權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收入,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同時,雍正又是一位剛愎自用、疾惡如仇、喜怒無常、獨斷專行的皇帝。因他隻坐了 13年龍位就暴死於深宮之中,對於他的死有許多不同的說法,稗官野史中更是眾說紛紜。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猝死在圓明園。雍正皇帝死得十分突然,無論是他的皇後皇子,還是身邊最得寵的大臣都沒有絲毫心理上的準備。據雍正朝大學士張廷玉的《自訂年譜》中記載,雍正帝在臨終之前,沒有絲毫一病不起的跡象,張廷玉在雍正帝死之前不久,還曾“每日進見”,雍正駕崩那天,張廷玉被急召進宮,得知雍正皇帝已瀕彌留,這個消息使他“驚駭欲絕”。作為第一手資料的《起居注冊》中是這樣記載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終日守在身旁。戌時(傍晚七時至九時)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寢宮發布遺詔給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龍馭上賓於二十三日子時(夜十一時至翌日一時)。由大學士宣讀朱筆諭旨,著寶親王繼傳。”但是官書正史上並未言明雍正到底是患了什麼疾病。而且官書實錄、起居注等文獻對雍正生病期間的狀況也稀有記載。以至於時人後人都對雍正的死因妄加猜測,眾說紛紜。雍正帝駕崩之後,他的靈柩在清宮隻停放了 19天就被移厝到雍和宮永佑殿。為什麼他的靈柩會這麼著急從皇宮中移到寺廟裏來,難道雍正的死真的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嗎?
《清朝野史大觀》卷一中說,雍正是被民間俠女呂四娘所殺。呂四娘是清代著名學問家呂留良的孫女,呂留良因受曾靜、張熙案的牽連,死後還被挖棺戮屍。當時呂四娘跟隨大俠甘鳳池練習劍術,身輕如燕,有一身的好功夫,得知自己祖父的遭遇後,呂四娘大憤,深夜入宮將雍正刺殺,並割去其頭作為報複。由此,民間傳說雍正下葬的時候安的是一個金頭,以掩飾首級被割的尷尬。
也有人說是因為雍正迫害自己的兄弟,結果引起原阿哥們所蓄養的武林人士的仇恨。當時有個僧人武功很厲害,後來雍正派自己的武林高手們將他團團圍住,僧人說,今天我氣數已盡,但三個月內必有人為我報仇,說完便自刎了。那些人將僧人的首級割回去複命,並把僧人說的話稟告了雍正。雍正聽後非常害怕,大力加強了宮廷的防衛,並命侍衛們日夜巡查。但僅過一個月,雍正便無故暴死於內寢。
但有人認為這種行刺之說純屬謠言。首先,呂案發生後,其家人皆受罰,無漏網之人。其次,四娘根本不可能混進宮。雖然曾經也有過罪犯眷屬特別是 15歲以下女子,入宮為奴,像株連在呂案中的嚴鴻逵、黃補,其妻妾子婦即服侍於功臣家,然而呂氏的孫輩在寧古塔成為奴隸,犯大罪的人犯多是這樣下場。所以四娘不可能混入宮內。還有,皇帝實際上一年之中的三分之二都駐蹕在圓明園這個離宮。園內內閣及各部院等機構之規模宏大與大內不相上下。雍正二年起,便設護軍營,一個女子根本不能飛簷走壁,穿過晝夜的巡邏和森嚴的戒備,輕易地就進入寢宮,刺殺皇帝。因而,雍正遇刺身亡並且屍體無頭的說法便受到了一定的質疑。
也有人認為雍正是“過勞死”,由於他過於勤於政務,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有時候深夜還在閱批奏折,而第二天很早就要去上朝。據記載,雍正在即位後的五六年裏身體還算可以,但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時候,他得了一場大病,一病就是一年多,幾乎一命嗚呼。手下的官員上請安折讓他多休息,雍正偏要逞強,隻要他能動得了,什麼事情都要躬身親為。如此一來,即使不忙死,也會累死。就說雍正去世前的幾天,他也沒有得到任何的休息,反而一直在抱病工作。直到最後那天挺不住了,他才讓兩個兒子前來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