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得乾隆恩寵的三大秘訣

和珅(1750~ 1799年),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和做官期間平步青雲,官至宰輔,控製朝政長達 20餘年。他在職期間,擅權納賄,貪贓枉法,網羅親信,迫害異己,禍國害民,這一切均發生在乾隆時期。雖然乾隆並非昏庸之輩,而是一個精明且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他還是寵信和珅,那麼,和珅是如何得到乾隆恩寵的呢?

野史記載說,是因為和珅舉止合度,頗似當年乾隆心儀的已故雍正妃子馬佳氏。乾隆想要把欠馬佳氏的情,一股腦地還到和珅身上,造就了和一生的榮華富貴。當然,這不足為據,和珅之所以能得到乾隆的恩寵,他是下了大力氣的。

秘訣一:把準龍脈,練好內功。

和珅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與弟弟和琳從小都受到較好的教育,十來歲時被選入鹹安宮官學,接受儒學經典和滿、漢、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資聰穎,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因而得到老師吳省蘭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歲的和珅繼承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參加順天府科舉鄉試,沒有考中舉人。不過,沒有功名的和珅,後來卻因頗有才學主管了許多文化、教育事業。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歲的和被任命為三等侍衛(正五品),這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作為皇帝的一名普通侍衛,和靠什麼得到乾隆的賞識呢?這主要靠和精到的溜須拍馬之術,乾隆博學多才,和想要拍馬屁就要恰到好處,才能使龍顏大樂,得到賞識。和博學多才,善於古玩鑒賞,而且文筆非常好,這都是他得寵的重要原因。和珅的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愛詩詞書法,和珅為了迎合乾隆,在這些方麵下了不少功夫,並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乾隆的書法很見功力,和珅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乾隆後期的有些詩匾幹脆交由和珅代筆,掛在北京故宮崇敬殿的禦製詩匾,據考證就是由和珅代筆的。

和珅對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討好皇上更是與眾不同。從當時朝鮮的《李朝實錄》中可以看到來華朝鮮使臣的描述:和珅雖貴為大學士軍機大臣,每當皇帝吐痰時,他就馬上端個盆子去接,這就是和珅得意官場的原因。

秘訣二:結親皇家,背靠大樹好乘涼。

《和珅列傳》中記載,乾隆四十五年正月(1780年),31歲的和珅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與刑部侍郎喀寧阿一起遠赴雲南,查辦大學士、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

由於辦案出色,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為戶部尚書。時隔一個月,乾隆給和珅 6歲的兒子賜名豐紳殷德,又將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許配給豐紳殷德,兩人於乾隆五十四年結婚。這門親事,既給和珅帶來經濟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處。和珅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即使做錯了什麼事,也不會受到處分。據史料記載,和珅從繼承三等輕車都尉,直至他獲罪前後的 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 47次之多。以至於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訪華時,就曾聽說“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

秘訣三:狐假虎威,扯虎皮做大旗。

乾隆在晚年時生活奢華,大興土木,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 30個行宮;在圓明園和避暑山莊,仿造江南風景,建造娛樂場所;80歲時舉行萬壽大典……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銀子。當時國庫已枯竭,銀子從哪裏來?在這種情況下,乾隆非常需要和珅來搜刮錢財,因為和珅深諳此道,他在不大動用國庫的情況下,就想方設法滿足乾隆的需要。

皇帝 80大壽時,和珅命外省三品以上大員都要進獻,在京各部長官要捐出工資,淮南淮北的鹽商要捐銀 400萬兩。和珅還創立了議罪銀製度,就是準許有過失的官員交罰款代替處分,少則數千兩銀子,多則數萬兩、數十萬兩。這種議罪銀直接交到內務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許多督撫大員都受到過這種敲詐。和珅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來入不敷出的內務府,沒用幾年的時間就扭虧為盈,乾隆對此十分高興,對和珅也就更加依賴。

和珅還通過各種方法搜刮大量銀兩與珍寶。他在填滿乾隆皇帝腰包的同時,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懷裏裝銀子。凡是外省進貢皇上的禮物,都要經過他這一關,有時交一兩件給皇上,其餘的都落在和珅的手裏,這些珠寶分別藏在許多地方,在當年和珅的住宅,有一部分珠寶就藏在特製的夾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