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忘記了下馬,狗仗人勢的家奴衝上前對著杜如晦就是一頓暴打,暴打之下,居然打折了杜如晦一根手指頭。即便如此,尹阿鼠還不算完,指著杜如晦的鼻子大罵:“你算個什麼東西,經過我的家門竟敢不下馬!“這個世界上,一般都是惡人先告狀的,尹阿鼠也不例外。歪把國丈尹阿鼠到女兒麵前狠狠告了杜如晦一狀,然後尹德妃再轉告到李淵那裏,事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秦王屬下杜如晦欺負辱罵臣妾家人!“(秦王左右陵暴妾家)這一狀告的太刁了,刁的讓李世民百口難辨。肝火上升的李淵當麵質問李世民,“我嬪妃家尚被你的左右欺負,一般小民恐怕更不得了了!“(我妃嬪家猶為汝左右所陵,況小民乎!)芥蒂,無邊的芥蒂!事實上,即使沒有張婕妤和尹德妃的枕邊風,李淵自己的心中也對李世民產生了疑慮,隋朝的前朝往事就曾經在他的眼前上演,他太清楚皇帝與皇子的微妙關係了。皇帝對於皇子,一方麵是父與子,一方麵是君與臣。普通人家的父與子沒有什麼顧慮,父親總是希望兒子早一天超過自己,把自己甩在身後,到那個時候普通的父親會略有傷感但更會欣慰的說,“我老了,可兒子長大了。
“而皇帝與皇子是不可能出現這一幕的,皇帝希望皇子早日跟上自己的腳步,但並不希望皇子超越自己。一旦有那麼一天,皇帝不會有欣慰,更多的則是恐懼,“這小子想幹什麼呢?“李淵與李世民的父子芥蒂不僅讓李世民失分,同時也讓李建成加分。史書記載說,李世民每次參加宮中宴會都會思念早逝的母親,這讓李淵很掃興,也給了當紅嬪妃們攻擊的口實,“現在國家安泰無事,陛下龍體健康,是應該值得慶賀。但是秦王每次都一個在宴會上哭泣,那可是憎惡討厭妾身的意思啊。萬一有一天陛下您去世了,我們這些嬪妃和庶出皇子肯定會被秦王殺害,連子孫都留不住一個。“在攻擊李世民的同時,嬪妃們也沒忘了給李建成加分,“皇太子孝順仁義,皇上把我們嬪妃和孩子托付給他,肯定會得到保護。“事隔一千多年,我們無法證實這段記載的真假,或許這段記載是真的,或許這段記載是史官為了美化李世民。總之在父親李淵的猜忌下,當紅嬪妃們的枕邊風攻擊下,之前大紅大紫的李世民從武德五年下半年已經不如以前風光了,而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光也就此來臨。(由是無易太子意,待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日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