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闥還在河北縱橫,李世民卻隻能在長安城中觀望。公元622年十月十七日,劉黑闥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高峰,這次高峰是踏著淮陽王李道玄的屍體迎來的。淮陽王李道玄時年十九歲,堂哥李世民是他的偶像。以前他都是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這一次是他第一次獨當一麵,沒有想到,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年少輕狂的李道玄一直想成為李世民的模仿秀,隻可惜跟李世民相比,他太年輕了。同時他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魅力不足,將帥不和。十九歲的淮陽王李道玄與老道的史萬寶搭檔出戰,率領三萬大軍會戰劉黑闥。年少輕狂的李道玄有衝鋒陷陣的勇氣,卻沒有李世民行軍打仗的霸氣。勇氣或許與生俱來,而霸氣則是在戰場上慢慢積累的。李道玄空有勇氣,沒有霸氣,身為副司令的史萬寶便與李道玄陽奉陰違,兩人的芥蒂最終讓李道玄送了命。與劉黑闥的會戰開始後,李道玄率領輕騎兵率先衝入劉黑闥漢東軍的陣地,按照李道玄的部署,史萬寶應該提領大軍隨後壓上,形成梯隊進攻,然而令李道玄沒有想到的是,史萬寶居然按兵不動,坐看李道玄淹沒在漢東軍陣中。史萬寶說:“我讓他先進攻,拿他作餌。
隻要他失敗了,敵人會立刻跟進,我守株待兔,便可取勝。“史萬寶對親信宣稱他是奉李淵手諭全麵負責大軍指揮,此次權且將年幼小娃李道玄當成誘餌,等李道玄失利,漢東軍反擊時,再全部壓上!如此一來,隻可惜了崢嶸少年李道玄,本來一心一意想成為李世民的模仿秀,沒想到,到頭來卻成了史萬寶誘敵的魚餌。遺憾的是,當李道玄真的成為誘餌喪身戰場時,而史萬寶卻再也壓不上去了。因為李道玄的陣亡震懾了全軍。李道玄雖然年少,但畢竟是大軍統帥,統帥都陣亡了,小兵還有什麼盼頭呢?一廂情願的史萬寶還想驅軍出征,然而軍無鬥誌,兵無勝心,三萬大軍瞬間崩潰瓦解。史萬寶的按兵不動貽誤了戰機,也動搖了軍心。有時候,自以為是的人比傻子更愚蠢。經此一戰,李道玄身死,三萬大軍崩潰,山東震動不已。洺州總管廬江王李瑗放棄洺州向西逃走,劉黑闥舊部紛紛響應,前來歸附,半個月的時間,劉黑闥再次恢複夏國全部版圖。此時距離他敗逃東突厥隻有7個月的時間。劉黑闥再起,朝野震動。負責領兵平叛的李元吉畏懼劉黑闥的強勢而就地駐軍,停滯不前。
皮球再次踢回給了李淵,該派誰再去打劉黑闥這隻老鼠呢?李元吉?肯定不行,還沒到前線,腿就軟了;李世民?不行,現在已經有傲氣了,等平定了劉黑闥還不傲到天上?李建成?更不行,進入長安之後就沒再打過大仗,他能行呢?難道到最後還得讓李世民出來收場?在李淵為李世民頭疼時,東宮內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馬魏征正在做太子李建成的工作。在他們看來,此時的劉黑闥正是上天賜給李建成的功業,平定了劉黑闥,李建成的戰功薄上將被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太子之位也將更加穩固。太子中允王珪、冼馬魏征說太子曰:“李世民戰功赫赫,天下的人都是向著他的。太子你長年生活在東宮裏,沒有什麼過大的功勞威鎮天下。現在劉黑闥已經瀕臨崩潰,部隊還不到一萬人,又缺少糧草。現在率大軍討伐他,肯定是摧枯拉朽之勢。太子殿下你應該親自率軍前去討伐,博取成功!“打一仗既然增加戰功,又能穩定太子之位,這樣的好機會李建成自然不能放棄。第二天一早李建成找到李淵請戰。這一請戰正好給了李淵一個台階,劉黑闥這個老鼠還是交給太子來打吧!十一月七日,太子李建成正式受命率軍出征,同時出征的各軍均受李建成節製,李建成有應變全權。
李建成還是非常幸運的,此時他遭遇的劉黑闥雖然占據河北,但早已經是強弩之末,表麵的繁榮並不能掩蓋實際的疲弱,二次東山再起的劉黑闥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在河北境內,第一次東山再起的劉黑闥打唐軍就如秋風掃蕩落葉,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這一次,這個規律被打破了。在魏州城,劉黑闥遇到了一生中最難拔的釘子。從這一年的十一月開始,劉黑闥一個月內兩次圍攻魏州城,結果兩次都沒有攻破,兩次圍攻既耗費了時間,又耗費了兵力。何以魏州城如此難打呢?這都是因為一個人,魏州總管田留安。當時,河北等地的豪強紛紛殘殺本州官員響應劉黑闥,鬧得人心惶惶,上下猜忌。惟獨田留安一切跟以往一樣,隻要找他辦事的,無論親疏遠近,一律自由出入臥室彙報。與此同時,田留安還不忘與屬下交心:“我們一起為國殺敵,也就應該同心協力,誰想投降劉黑闥就來把老子的人頭拿去吧!“賊怕捉贓,話怕說開,話一旦說到這個份上,咱們兄弟反而坦然了,“田公推至誠以待人,當共竭死力報之,必不可負。“有了屬下的忠心,田留安就有了繼續坦誠的資本。他的屬下有一個叫苑竹林的人,本來是劉黑闥一夥的,潛伏在魏州就是為了與劉黑闥裏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