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李孝恭想順勢攻城,而李靖卻不同意。在李靖看來,守城士兵多數是烏合之眾,剛開始守城必定士氣高漲,此時不能攻城。而如果緩一天攻城,這些紀律不嚴的士兵必定會精神分散,士氣減弱,那時才是攻擊的最佳時機。然而這些話李孝恭都聽不進去,他想的是一戰功成,隨即李孝恭率精兵出擊,李靖率剩餘部隊留守大營。戰事果然如同李靖所料,李孝恭久攻不下,反而被城內的守軍打了反擊。唐軍攻城的士兵紛紛敗退,而南梁的軍隊就勢反撲了過來,形勢非常危急。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南梁軍隊的低素質給了李靖難得的機會。李靖驚奇地發現,南梁的軍隊不進攻了,反而就地搶劫唐軍的各種軍用物資。有搶糧草的,有搶兵器的,總之沒有一個人空著手。李靖眼睛掃過,這些士兵全都在肩扛手提,每個人都是滿負荷,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李靖率領留守的士兵全線出擊,衝向全部滿負荷的南梁士兵。
戰場形勢隨即發生了大逆轉,南梁士兵放棄軍用物資潰散而去,而李靖順勢攻入了外城,順便占領了城外的碼頭,在這個碼頭裏,俘獲了數千艘戰船。如何處理這些戰船呢?李靖和李孝恭組成了統一戰線,他們做出了令眾將瞠目結舌的決定:所得戰船散於江中,隨其漂流。什麼?數千艘戰船就這麼不要了?太敗家了吧?再說這樣不是又送給敵人嗎?看著疑惑的眾將,李靖說出了自己的理由:不是這樣的。蕭銑這個反賊的領地南到嶺外,東到洞庭湖。若是貿然進攻,城池還沒攻克,他的援兵就到了。那時我軍前後受敵,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就算有戰船,又有什麼用呢?現在逆賊沒長沿的州鎮,忽然看見殘船隨江而下,必定會認為蕭銑戰敗,不敢進兵,等得知確切消息,至少十天半月,屆時蕭銑已經被我們拿下了,想救也晚了!“事實證明,李靖的策略是對的。當時蕭銑的救兵已經到了巴陵(湖南嶽陽),看見空空的戰船沿江而下,遮蔽江麵,皆以為江陵城已破,狐疑不敢輕進。
三國時諸葛亮以空城計退敵,唐武德年間李靖以空船計退敵,可謂愚者各有各的愚蠢,而智者卻是一脈相承。大軍圍城,水泄不通,內無可守,外無可依。蕭銑知道自己的複國夢該到了夢醒時分。征求一下中書侍郎岑文本的意見,岑文本給出了兩個字,“投降“。“投降“隻有兩個字,但卻是蕭銑一生中最難寫的兩個字。然而難寫也要寫,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南梁百姓。痛下決心的蕭銑掩飾著自己的傷感,對文武百官說道:“老天不保佑我大梁,幾次都被滅國,這次要是死撐著隻會害了城內百姓。怎麼可以因為我一個人而讓百姓們遭殃?現在城池未被攻破,應該出去投降。希望可以避免唐軍的洗擄。大家失去了我,還怕沒有其他的君王嗎?“說完這番話,滿城哭聲一片,在哭聲中,蕭銑卻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