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把寶押在一個人身上很冒險,也很不公平,畢竟嫡子不隻一個,而是三個,更何況李承乾與李泰,年齡僅差一歲,能力也在伯仲之間。而在潛意識之中,李世民更欣賞李泰,因為在喜愛文學這一點上,李泰更像自己。對於李承乾,李世民一直維護著他太子的地位,而對於李泰,李世民卻又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這種喜愛其實源自愛才之心,源自知音難覓。此時李世民的心中出現了一架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李承乾,天平的另一端便是李泰。作為父親的李世民究竟喜歡哪一個,看重哪一個?他很矛盾,也很困惑。在矛盾和困惑之中,李世民繼續著對李泰的偏愛。在允許李泰開館招攬學士之後不久,李世民賞賜了李泰一輛車。別誤會,這輛車不是機動車,也不是畜力車,而是人力車,人拉的車。這輛車是做什麼用的呢?接送李泰上下朝用的。原來李泰生的腰腹洪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膀大腰圓,體態較胖,相比別人等於多背了兩袋麵。
多背了兩袋麵的李泰同其他大臣一樣,上朝的時候都需要小步快走,這叫“趨拜“,這是臣子見皇帝的禮節,沒有人可以例外。因此多背了兩袋麵的李泰也需要跟大臣們一起小步快走,每次上朝之後都有點氣喘,畢竟他多背了兩袋麵。氣喘的李泰僅僅在心中抱怨過自己的體重,卻從來不敢奢望在上朝時享受例外。李泰知道,能夠享受例外的要麼是受傷,要麼是年老難以行走,至於自己,想都別想。機會有時候也垂青沒有準備的頭腦,盡管李泰沒有準備,他還是被李世民的恩寵擊中。他居然被李世民賞賜了一輛人拉的小車,專供上下朝使用。自此,當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重臣還在上朝的道路上小步快走時,魏王李泰已經安坐在天子欽賜的“小輿“上輕鬆地跟各位重臣打著招呼,如果有心情的話,還可以一邊坐車,一邊跟小步快走的長孫無忌們聊聊長安的天氣。恩寵到如此地步,李泰再沒有格外想法的話,要麼是天生弱智,要麼就是沒有隨身攜帶大腦。貞觀十年年底,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李世民居然在朝堂之上對房玄齡等大臣大發雷霆。
李世民盡管有脾氣,可沒有根源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場景還不多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事情還得從一個小報告說起。開始李世民寵愛李泰並不明顯,而隨著開設文學館,賞賜小輿之後,這種寵愛已經眾人皆知,於是李泰就成了迅速躥紅的績優股,恨不得人人都想抱住他的大腿。抱大腿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直接搖旗呐喊的,也有“曲線救國“的,有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就叫打小報告,打有利於魏王李泰的小報告。貞觀十年十二月,有人向李世民打了一個小報告:三品以上的高官看不起魏王李泰。這個小報告算是打到李世民心裏去了,朕都青眼有加的皇子居然有人看不上?還有王法嗎?隨即李世民召集三品以上官員開會,就發生了臉色鐵青,大發雷霆的那一幕。李世民鐵青著臉訓斥:“隋文帝時,一品以下皆為諸王所頓躓,彼豈非天子兒邪!朕但不聽諸子縱橫耳,聞三品以上皆輕之,我若縱之,豈不能折辱公輩乎!“意思是說,隋文帝時一品以上的官員都挨過親王(隋文帝皇子)們的毆打,我的兒子也是皇子,也是有權毆打的,隻是我約束他們不讓他們打而已。
我聽說你們還輕視他(特指李泰),我如果放縱他的話,他羞辱你們可是很容易的。老爹給兒子張目到這個程度,李世民這個老爹夠可以的。此時朝堂之上鴉雀無聲,靜到可以聽到冷汗的汗珠滴到了地上的聲音。要說關鍵的時候,還得是老杠頭魏征,眼看眾人無聲無息,魏征一挺身站了出來,說出的話句句在理,讓李世民無法抵擋。魏征第一句話“臣竊計當今群臣,心無敢輕魏王者“,這是一推二六五,就算有人輕視李泰,這時打死也不承認;第二句話“在禮,臣、子一也。《春秋》:王人雖微,序於諸侯之上“,這是抬出《春秋》的記載說事,告訴李世民大臣和皇子是平級的;第三句話“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禮,若紀綱大壞,固所不論;聖明在上,魏王必無頓辱群臣之理。“這是將李世民的軍,如果你承認現在紀綱大壞,那麼你隨便打;第四句話“隋文帝驕其諸子,使多行無禮,卒皆夷滅,又足法乎?“,再將一軍,看皇上你舉的什麼例子,隋文帝一家最終家破國亡,他值得我們效仿嗎?四句話下來,魏征把李世民的訓斥化解為無形,為李泰張目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老魏,你說的對!“小報告事件總算平靜的過去了,然而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卻如同泛濫的江水,綿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