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段祺瑞雇用五毛黨假造民意並非空穴來風,就是為了達到自己利益目的。有趣的是,麵對五毛黨的種種幹擾,議員們並不驚慌,他們說,“民國二年十月六日選舉總統時,我們已領教過一次,現在是第二次,我們有了經驗,就不怕什麼了”。此話怎講,不妨聽我細細道來。
原來,按照孫中山的允諾,如果袁世凱逼清帝退位,襄讚革命,中華民國國會就選他做正式總統。袁世凱耍了個手腕,果真逼退了清帝,選他做中華民國第一屆大總統自在預定之中,袁世凱盼望這一天也盼了很久。
1912年10月6日,國會會議召開,準備選舉中華民國正式總統。雖然袁世凱手中拿了最好的牌(黎元洪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袁世凱害怕國會中第一大黨國民黨從中作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袁世凱還是發動五毛黨,假造民意,強行議員把自己選出來。
當天的宣武門大選會場雖然有正式軍隊荷槍實彈,往來逡巡,但仍然被三四千“公民團”團團包圍,兩者相處融洽。這些“公民團”就是袁世凱請來的五毛黨,由洪幫首領張堯卿率領,因此,與其說他們是“公民團”,不如說他們是公民打手,是典型的五毛黨,他們代表民眾來表達“民意”,警告每位議員:不選出袁大總統,不準出場。
在眾議院會場,國民黨、進步黨及各小黨派議員共到759人,需投票三次,檢點人數、發票、投票、唱票,每次約需4小時,少說也要兩三天。但議員們被“公民團”死死圍住出不來,隻好硬著頭皮繼續開會。進步黨議員籍忠寅、田應璜、張漢、廖宗北、彭邦棟等癮君子煙癮發作,哈欠連天,涕淚滿麵,扯發撕衣,醜態百出,但是“公民團”決不通融,就是不讓他們出來。煙鬼們實在熬不住了,他們到處找國民黨議員,作揖講好話,哀求他們放棄自己的想法,趕快選出大總統,好早點回家。
進步黨本部送來兩擔麵包點心,說是給擁護袁總統的議員們食用的,“公民團”讓送進去了;國民黨本部也送來食物,“公民團”就不讓送進去,“公民”還破口大罵“餓死活該”,國民黨議員隻能在會場忍饑挨餓。
經過兩輪投票,袁世凱獲票都沒有過半,還得繼續投票。第三輪投票時,天色已暗,這時,一些饑腸轆轆的國民黨議員也動搖了,袁世凱終於得票過半。主席湯化龍大聲宣告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大總統。掌聲稀稀拉拉——國民黨議員不鼓掌;進步黨中老者、病者、饑餓者、發煙癮者,疲極無力,也不願意鼓掌。會場外,“公民團”聽說選出了袁世凱,領了報酬一哄而散。
這就是民國五年時的議員們所說的他們第一次遭遇五毛黨,大約是因為第一回遇到五毛黨,缺乏應對經驗,所以讓袁世凱得逞。既然前人都懂得吃一塹長一智,我想我們麵對網絡上的五毛黨製造的洶湧偽民意,也應該有足夠的判斷力。
無論政府、政治人物,還是企業、企業家,都要靠公信立身,靠民意立世,操縱五毛黨製造看似洶湧的民意,其實是偽造民意,更是“挾‘民意’以令天下”,是強奸真實的民意,會傷害自身的公信度,讓社會變得不信任,是對民主進步和公平競爭破壞,民主公平的社會不需要五毛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