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一種責任叫長大(2 / 2)

5個小時的煎熬,我感覺像過了一個世紀。從沉沉的深夜坐到東方漸漸發白。我的整個大腦都空了。那是怎樣的一個夜晚!令我今生難忘的是手術室的門被推開的瞬間。

醫生的一句“手術很成功,但需要觀察”,使我緊張得發抖的手慢慢穩定下來。我沒想到手術會那麼成功,兩個小時後,父親緩緩睜開了眼睛。那是我22年人生曆史上最幸福的時刻,連大夫都連稱這是奇跡,而我相信這是我們的誠心感動了上帝。後來父親的病情開始一天天好轉。慢慢地,父親會笑了,會衝著來看望他的同事們擺手道別了。會拉著守在他身邊的兄弟親人想跟他們說話了。

而我也感到,幾天的時間,自己長大了許多,不僅會照顧父親還仔細地照顧身心俱疲的母親。我學會了當著他們的麵講笑話,而將淚水深深埋在心底。

一個月後,父親的病情穩定了下來,叔叔和哥哥讓我返校,我不願走。哥哥輕輕地對我說:“你知道,現在你不能再任性了,你要長大,明白嗎?你上學後,一定要自己學會照顧自己,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現在沒有人能照顧你。”伴著奪眶而出的淚水,我點了點頭。是的,我必須要長大,這是我的責任。

回到學校我大睡了一天兩夜,清晨醒來時愣愣地望著透過窗戶射進來的陽光,腦海中是一片空白和虛無:我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支柱就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已經晴天霹靂般轟然倒塌了,我必須學會麵對,學會自立,學會自尊,學會生存。

後來父親轉到省城的一家大醫院做長期治療,我則每周五騎自行車穿越大半個市區去陪父親聊天,或帶點父親愛吃的東西,我會盡量用調侃的語氣把沉悶的氣氛調動起來,逗得父親哈哈大笑。雖然他不能說話,但從父親的表情和比比劃劃中,我能感受到我的到來給父親帶來的快樂。而每次周日晚上返校時,都是華燈初上了,我經常望著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車流,潸然淚下……

那年春節是在醫院度過的。為了照顧家中年邁的爺爺,隻留下我和母親在醫院陪父親。除夕之夜,醫院裏顯得格外冷清,能回家的病人都回家了。我使出渾身解數使父母親盡量心情快樂一些。待他們睡下後,我站在醫院陽台上,淚眼迷蒙,望著不遠處的萬家燈火,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

時光真的過得很快很快,轉眼之間,5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已經參加工作並留在了這座城市,從事著一個可以稱之為公務員的職業,而且有了自己雖不奢華但很溫暖的家。我並不太寬裕,可是家裏的電話費卻始終居高不下,因為我始終堅持3天給父母通一次電話(長途),一個月回一次老家,給行動極不方便的父親做飯,洗碗,剪指甲,另外再加講笑話耍賴;或是在暖暖的午後,跟父親一起翻看以前的老相片,跟母親在一起說說悄悄話。我非常喜歡看著父親笑的樣子。其實,不知你是否發現,父母親的笑容都非常美,尤其是看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時,那種欣慰和滿足讓人感受到父母的偉大。

記得高爾基曾經說過,苦難是最好的大學。跟許多人比起來,我的經曆可能並不“豐盛”,父親的病是我直到現在經曆的最大苦難,但它卻使我成熟,使我堅強,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其實很少,而遲到的孝敬又是很多人永遠都追趕不上的後悔。於是我給自己定了條製度,無論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回家看望父母。因為在工作中,我可能對於身邊的人並不重要,但是我之於我的家庭和父母卻是無價的寶貝。

今天,當我坐在電腦前敲下這些文字時,眼睛不禁再次濕潤了。那些讓我終生銘刻在心的日日夜夜,已經化作了一張張的黑白底片深藏在心底,無意翻揀起當中的任何一張都足以讓我淚流滿麵。我永遠忘不了生命中的那些鏡頭:父親用左手歪歪斜斜地寫下我的名字,在名字後劃一根線,然後打個“?”,並用期盼的眼睛看著我,我知道那是關心我的終身大事;我第一次帶男朋友回家,他用筆跟他交流,指指自己,然後把我的手放在男友的手上,掩麵而泣;房子買下來,他關心地用筆問我,貸了多少款,房子地磚什麼顏色,家具是什麼樣式……我知道父親在關心著我的一舉一動,我的一切他都想知道。記得沒病前,父親曾對母親說過,一定要親自幫女兒選男朋友,在他的眼睛裏他的女兒有才華,很乖,很可愛。但遺憾的是婚姻大事大部分是我自己操持的,從決定結婚、買房子、裝修、選家具等等。父親沒能如願以償。

27年的經曆使我深刻地明白:活著,更多的是責任,對父母,對家庭,對自己等等,正是在這種責任中,我才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