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如果失去控製,飛到國外,後果不堪設想(2 / 2)

當天晚上,秦小陽、潘培泰、何榮成向基地領導彙報了無線電測量設備測出的結果,他們的結論是,這枚火箭是在一級發動機關機點出了故障,落在離發射陣地大約680公裏的地方。

李福澤一驚:“你們是說,沒有飛出國境?”

秦小陽說:“對!我們認為沒有飛出國境。”

錢學森和任新民仔細分析了曲線圖紙,麵帶喜色,肯定地點點頭。氣氛一下子變輕鬆了,李福澤說:“如果順利找到殘骸,你們無線電測量站就立了大功!”

秦小陽開心地笑了:“司令員,我們不要功,隻要求,發射東方紅一號時,讓我們無線電測量站正式參加任務。”

李福澤點點頭:“我同意!”

秦小陽和在場的同事何榮成、潘培泰高興地笑了。

任新民向錢學森,李福澤提出,他想帶秦小陽等三人,去把殘骸找回來。明天一早就出發。”

錢學森、李福澤同意了。李福澤立即和空軍方麵聯係,安排好了飛機,預定明早六點出發。

任新民帶人乘坐一架伊爾14飛機,在火箭可能的落點上空,連續飛了三天,他們透過舷窗往下張望,脖子扭得又酸又疼,下麵是一望無際的戈壁,一叢叢的駱駝刺已經枯黃,幹涸的水坑泛出白堿……從3000多米高空,想分辨出火箭殘骸十分困難。越是找不到,秦小陽他們越是憂心如焚,因為是他們預報的,如果最終找不到,耽誤了好幾天時間,他們是要承擔責任的。任新民安慰他們,責任是大家的,讓他們不要有顧慮。

但秦小陽急得快要哭了。任新民走到駕駛室門口,請機長再降低一點高度。機長答應盡量再降一點,為了安全,也不敢降太多。

正說著,秦小陽指著舷窗下麵,大聲尖叫起來:“我看到了!我看到殘骸了!”

眾人都往下看,好像什麼也沒看到,都一臉的迷茫。秦小陽異常激動地:“我看到了,在那邊,在那邊!”

順著秦小陽手指的方向,任新民等人也都模模糊糊看到了地麵上燃燒的痕跡,他也激動不已地:“是殘骸!是火箭殘骸!”

記住了方位,他們第二天乘吉普車來到現場,經計算,殘骸掉落在離發射場662公裏的地方,這與秦小陽們的判斷基本吻合。任新民看過殘骸,初步判斷,是第二級火箭裏的程序配電器中途發生了故障,導致二級火箭未能點火,掉了下來。但這個問題解決起來並不難。

秦小陽說:“那就好。”

秦小陽外出找火箭殘骸,方平每天去單位上班,方濤沒人管,整天在外遊逛。方平感到家屬院很大,而且方濤有不少小夥伴,反正走不丟,對他就沒上心,他沒有想到,由於搞疏散,方濤平時的玩伴,基本都被家長帶到內地了,方濤一個人孤單單的,越走越遠,這天居然離開家屬院,跑到七八裏外的弱水河邊,這時已是傍晚,夕陽西下,河上結了冰,他小心翼翼下到冰麵上,見沒事,就往中間走……

往年這時候,弱水河早已結了厚厚的冰,別說小孩走上麵,開輛車上去都沒事,恰恰這一年氣候幹熱,弱水河水流又大,冰麵有的地方並不結實。也許眨眼的工夫,方濤就從冰麵上消失了。

第二天,人們才破冰撈出小方濤的屍體。

秦小陽外出回來,聽說兒子沒了,當即就閉過氣去。醒來後,她一言不發,隻是緊緊抱著兒子的遺體,仿佛怕他又跑了似的。她抱著僵硬的兒子,像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她無聲的哭泣,淚水滾滾而下……

方平捂住腦袋,蹲在地上,兩眼無神,仿佛癡呆了一般。

安葬小方濤時,李福澤、錢學森、任新民、栗在山等領導和專家都來了,基地很多人都來了,有軍人,有職工,有家屬,人們圍著墓穴,裏三層外三層,都默默地站立著。

墳墓堆起來後,李福澤從一個戰士手中拿過一支衝鋒槍,舉槍對天,放了8槍。8歲的方濤,是這個墓地裏最小的犧牲者,他的葬禮也是導彈試驗基地成立以來最為隆重的。

小小墳頭前,胡楊木做的墓碑上麵刻著:方濤 1961—1969

1970年1月30日,長征一號火箭再次發射,取得成功。

1970年初,六個地麵衛星測控站建成,陳芳允等科學家對美國探索者22號、27號和29號衛星進行跟蹤觀測,取得了實測資料,證明中國測控網性能優良。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的日子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