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2 / 2)

敦煌東南三裏,有鳴沙山,人步其上,即發不可思議之聲音。

山之東麓,似蜂巢者,乃祀佛之大小洞窟,二層或三層並列,似岩窟之公寓,即所謂千佛洞。雷音寺,或即千佛洞之總稱,或為其中主要者。總之西域方麵,即不似印度亞奇榮達等窟院之為僧尼道場,又不似大同石窟於靈龕雕佛像,是飾以塑像之佛,並於壁麵畫莊嚴,到處如是之千佛洞,金碧燦爛,外國探險來此者,無不感歎宣傳,中國地理書《西域水道[記]》早已介紹。

主人從身旁書架上,取出袖珍本大小十餘冊,展其一冊,鳴沙山東南,有赤水之黨河,山則在敦煌縣城東南四十裏,名沙角山或神沙山,乃積沙所成,峰巒危峭,嶒岩頹落四麵皆沙隴,脊如刀刃,登之即鳴,隨雖頹落,立時風吹,可複舊觀,不可思議,故稱鳴沙,山東麓有雷音寺,倚寺為宇,山則沙石相錯,堅凝似鐵,高下鑿龕,以千百計,年祀邈遠,經曆兵燹,沙壓傾圮,梯級多斷,而佛相莊嚴斑爛[斕],金碧燦然盈目,故史稱千佛岩。今之莫高窟前側,立有[武]周之[注:《李君重修莫高窟佛龕碑》],雲創於前秦。彼士趙吉,乾隆癸卯[校者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從岩畔沙中,掘得斷碑,有文,秦之建元二年,沙門樂僧,為沒於沙之李君立碑,重修以成樂僧之功德,如是誦讀,則敦煌郊外之鳴沙山山腹所造之千佛洞莫高窟之碑,大體已明了,此為本文預備知識,此《西域水道記》由清代編輯,是良好之書籍,令人欽佩,餘時取讀,每興旅行中國深處之感。

所謂中國土耳其斯坦,通稱中央亞細亞,是西域之一部,現新疆省為少雨之沙漠地帶,二千年古代文化[遺]跡埋在沙漠下,歐洲諸國,注意而發掘,開始於前世紀之末今世紀初,形成諸國之爭霸戰,每年在其地之某地必有歐洲一、二國探險家於其地鋤掘,英之排伐大尉[疑是鮑爾大尉],由印度政廳命令,調查新疆之庫車,從古代遺跡中獲得書於樺皮上梵文貝葉形古經,攜歸印度,由印度名學者海倫氏鑒定確為古代珍寶,遂引起歐洲之東洋學界興趣,此乃1890年事。

法人在庫車之反對方麵,泰利姆[今通譯為塔裏木]流域之南方和闐,又發現古梵經,雲係更古的《法句經》之一部,於是發掘熱度更盛。俄國命令駐在喀什噶爾領事托洛斯氏[即彼得羅夫斯基],購買古貝葉或寫經之發掘品,英亦命該地領事馬加托耐氏[即馬繼業]收買,一時成為英俄法對中央亞細亞發掘品之競爭蒐集。

土人亦頗狡猾,每以贗品出售,因之結局亦不太佳,先由俄國克來孟茲氏,組織學術探險隊[1890—?],於1998在高昌故地,即吐魯番,開始發掘,由俄之主唱而產生中央亞細亞學術探險國際聯盟,各國競向該地派遣探險隊,英斯坦因氏是第一回探險,以和闐為中心,德國搿流思佛台爾教授第一回探險,主體在庫車與吐魯番,第二回羅珂克[通譯作勒柯克]教授,第三回搿流思佛台教授及俄國奧台勃羅克教授之探險,皆由[有]相當成績,並各有報告書,斯坦因氏自1906年至1908年作三年間之大探險。總之西域之敦煌,由此引起歐洲人之注意與興趣,埋於地下而本國人不知之珍貴,由於歐人之手,自由掘出搬運,而形成分割中國文化之氣運。

今請展開地圖,一覽斯坦因氏所攝千佛洞遠景,再述關於敦煌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