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至衙門正式拜訪知縣。依然寒峭,乘馬赴衙門,沿途見駱駝積糞,知乃貴重燃料。欲預定會見知縣計劃。
新任知縣應接室中空無所有,知縣為中國古型人物,善於空虛辭令,包藏陰險之特性。投其所好,與以珍貴贈物,說明自己旅行目的,適與玄奘三藏向印度取經至中國相反,是向中國求取被中國捨棄之經典及考古學參考品,攜歸印度,實為學界而出此倦倦[拳拳]說明,以求探險與發掘之諒解。幸汪知縣亦學者模樣,對此事有興味,於是始得安心。
午後,知縣行答禮來訪。即在中央屋中會見,利用煮物大鍋燃煤,暫充火爐。從皮箱中取出食物,並示以樓蘭及鄯善等處之發掘出土品。斯氏請問對此意見,知縣所答,無非中國書本所載,半屬荒唐無稽,遠離現代知識。斯氏因將沙漠地探險經過情形詳細說明,重申探險苦心,獲得知縣傾耳靜聽。斯氏與蔣秘書非常歡喜,因可依其作戰計劃進行。
既與知縣作儀禮的正式會見後,守備軍司令林將軍之幕僚突然來訪,雲奉將軍命特派來護衛,表麵雖是敬意,其實監視並有宣聲示威意味。斯氏急拜將軍。坐於紫檀大椅中、顴骨突出之將軍,獲得斯氏所贈自來水筆及刺繡品與煙草等,表示非常感謝。
斯氏又述玄奘取經及發掘古代遺跡之得意談話,得在土地測量許可證上蓋上大印。將軍雲,曾有二日本人向庫車方麵探險,已抵安西,未函此間,大概因戰爭關係,缺乏旅資。(放聲大笑)命屬下將斯氏駱駝,牽至自司令部牧場喂以軟草,斯氏以深知邊疆軍人及官吏交接,非常不易,必須外交手腕,否則在探險途上往往被軟禁,致有礙大局,取出安全剃刀,將胡須剃光,裝束亦加注意,免使敦煌商人望而生畏,本想攝影留念,隻因探險旅行前途正長,朝後不可妄回而止,二三日後,斯坦因與蔣秘書[助手兼翻譯]、攝影測量技師印度人那伊克、護衛兵三人,乘馬至千佛洞。
去年四月,從印度出發,一年間,以泰利姆流域為主體,探險發掘樓蘭、鄯善等古跡,踏崑侖之冰河,地理學考古方麵,已有年前在和闐故地收獲。以上之成績,在出發前已書成第一回探險報告“古代和闐”二冊,已將原稿送倫敦出版所,故研究向學之念益深切,對已成業績,未能滿足,此次由印度政廳與大英博物館醵出費用,以世界探險家之名聲上,決不能敗於俄、德、法等各國探險隊,此處之目的地,是滿足希望之千佛洞,既思將壁畫攝影,發表於世界,並思一探傳聞所說古文書之所在。[斯氏]在馬上意氣揚揚,右望黨河,踏敦煌郊外之薄冰,所感不安者,則梵語、土耳古語、西藏語,自己雖皆明了,然漢文則全然不知,若千佛洞之古文為漢文,即感困難,隻得賴於唯一助手蔣孝琬。
蔣乃由喀什噶爾領事馬加托耐伊氏所介,言其對英語與中國語自由自在,並樂於講土耳古語,在斯坦因旅行上,成為重要之秘書。
經過九哩,由黨河之支流向左轉[校者按:當是“向右轉”],便逢有名之鳴沙山。山麓峽穀之感極深,突見一小祠,立於道旁小高丘上已缺,門口貼有紅色之紙,上書咒文,殘蠟尚存,香爐中有紙錢灰,入口處更有青鏽銅鍾,更有石碑。蔣氏讀後,似是某種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