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樹形象,展魅力,桃李不言下成蹊(2)(2 / 3)

領導幹部的公眾形象,是領導者思想品質、知識水平、能力作風、儀表風度、心理氣質等諸多方麵的表現和行為在公眾心目中的總體印象和評價。重視領導幹部的公眾形象和禮儀修養,不僅是領導幹部個人提高自身形象和素質的需要,更是維護和樹立政府乃至國家形象的需要。每個領導幹部上任伊始,就應該對自身的形象有個明確定位,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形象的領導,可能成為什麼形象的領導,一定要成為什麼形象的領導?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形象加以重視,對自己的形象狀態加以科學管理。

避開惡性假麵表演

惡性假麵表演也就是使別人產生根本錯覺、使人們得到虛假認識的表演。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隋文帝次子晉王楊廣,很善於偽裝,隻和王妃蕭氏住在一起,側室生了孩子都不肯養育。皇後因此屢次稱道楊廣賢德。凡是在朝中握有實權的,楊廣都與他們頒Jb結交。文帝和獨孤皇後每次派手下到楊廣的住處,來往的婢女仆人無論貴賤,楊廣必定和蕭妃一起到門口迎接,準備豐盛的飲食,贈送厚禮。凡是去見過楊廣的婢仆,無不稱讚他的仁孝。文帝和皇後曾經去楊廣的府第,楊廣將美姬全都藏到別的房間,屋中隻留下老醜的侍女,穿著樸素的衣服,侍奉左右;屏帳改用簡單的縑素,故意將樂器的弦弄斷,不讓打掃上麵的塵土。於是,“上見之,以為不好聲色,還宮,以語侍臣,意甚喜。侍臣皆稱慶,由是愛之特異諸子”。

本來,隋文帝是很信任太子楊勇的,楊勇也參與了日常政務處理。但楊勇為人直率,不擅“假麵表演”,而晉王楊廣極善裝糊塗假表演,終於奪嫡成功。

惡性假麵表演包括:

1.講派頭

領導講派頭是一種壞毛病,講派頭會拉大與下屬的距離。上下級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如果這個距離太大,領導也會招致下屬的不滿和非議。

某縣長年輕力強,走上領導崗位時間雖然不長,但工作還能說得過去。因此,他開始講起領導派頭來。他身材魁梧,大腹便便,打扮入時,一身名牌包裝,頭發油光,皮鞋鋥亮,形象瀟灑,儀表不凡,看上去很像個“大幹部”;平時講話鼻音頗重,走路頭高高抬起,貌似威嚴,不同凡人;轎車代步,參加會議,上班下班,走親訪友,走街逛市,從不例外。他認為是縣長就應當像個領導幹部的樣子,要與眾不同,日久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我感覺良好。

一天,縣裏組織幹部群眾,幫助修路,強調必須由領導幹部帶隊,這位縣長帶隊前往。這天數千人,擺開三裏長陣,車來人往,整個工地一片熱鬧繁忙景象,縣長將隊伍帶到指定地點後,同幾位哥們兒登上嶺頭,找一陰涼處侃起大山來了。談興正濃,運土場那麵傳來吵架聲,“不錄我們,不錄我們”,“錄領導,錄下他們!”幾個年輕人和市電視台記者拉拉扯扯,怒吼著,調侃著,往嶺頭走上來,群眾嘩然助興,七嘴八舌,議論紛紛:“領導?”“哪裏的大領導?”“屁,油頭粉麵,四體不勤,像少爺公予哥!”縣長感到燥熱、尷尬、難堪,正欲悻悻散開,攝像機卻把他們的形象錄了下來。

該案例反映的是某些基層領導幹部領導作風方麵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在幹部隊伍中人生坐標錯位、理想追求變形絕非僅有,這種以行動刻意塑造,歪曲了的共產黨領導幹部形象,頗為典型。“派頭現象”影響領導者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影響幹群關係,一定程度上有損黨的形象和威望。

這位縣長應該校正追求目標,正確認識和處理領導者與群眾的魚水關係,正確處理領導者和勞動的關係,發揚黨的艱苦奮鬥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真正為黨的領導幹部形象添彩--隻有這樣才不違黨的初衷。

2.自吠自擂

領導有了成績,下屬是有目共睹的,不用說,自然會贏得下屬的尊重。但有些領導,有一份功勞要誇大成十分,這就有些為下屬所不齒了。至於無功也要吹上一把的領導,就更讓下屬鄙視了。這樣的領導,或許應該向“大樹將軍”學習學習。

馮道根是南朝梁時的開國良將。《南史?馮道根傳》.記載,梁武帝最初舉兵時,馮道根受命為先鋒,立了大功,但他每次征伐取得勝利後,從不自吹自擂。因此梁國的宰相沈約對梁武帝稱讚馮道根說:“此陛下之大樹將軍也!”(東漢初時的名將馮異在建立東漢王朝的戰爭中屢立功勳,然而他在每次戰爭後,總獨自躲在大樹下,而不像其他將領一樣,聚在一處爭說自己的功勞,因而贏得了“大樹將軍”的美稱)功勞是客觀存在的,別人抹殺不掉,自己吹噓也終是徒勞。曆史上,有不少居功自傲的人,最終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隻有那些繼承了謙虛美德的老實人“贏得生前身後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