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會用權,懂放權,收發自如有尺度(4)(2 / 2)

第三個好處是沒有內耗。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在我們的國有企業裏年複一年地重演。對於國有企業,我們從來強調集體領導,光派一個總經理還不行,還要派黨委書記、董事長。光派正職還不行,還要派副手。這一來就犯了企業經營上的大忌,究竟誰對企業資產負責?誰有最終的決策權?黨委是中心,總經理是核心,董事會是決策的重心,三心二意,結果難免內耗。廟裏的三個和尚隻是沒水吃的問題,企業的三個和尚則會吵成一堆。有的企業出現了書記開除廠長黨籍,廠長開除書記廠籍的怪現象。內耗得這麼嚴重,哪裏還有精力去應付市場競爭。

在領導者的授權法中,趙新先的授權方式明顯接近於充分授權法,趙新先在充分授權時,允許下級決定行動的方案,並將完成任務所必需的人、財、物等權力完全交給其下屬,並且允許他們自己創造條件,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充分授權極大地發揮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並能減輕主管不必要的工作負擔。

正職就是主管,主管就要主政,主政就要集權。正職領導者要長於把握集權的度。該集中的要集權,不應集中的要長於授權或分權。正職領導又不能獨攬一切權力,小權是要分手、分工的。不能事事都是你說了算,都由你拍板,都由你去幹,結果就是:主管忙得團團轉,副職閑的沒事幹。曆史經驗告訴我們,正職必須處置好集權與分權的關係,決不能事必躬親。如果我們不把權力僅僅視為個人欲望的工具,那麼,無論官員也好,民眾也好,都可以從權力的分立與分工中得到莫大的好處。

選好人來接管權力

有一個國王老待在王宮裏,感到很無聊,為了解悶,他叫人牽了一隻猴子來給自己做伴。因為猴子天性聰明,很快就得到國王的喜愛。國王周圍的人都很尊重它。國王對這隻猴子更是十分相信和寵愛,甚至連自己的寶劍都讓猴子拿著。

在王宮的附近,有一片供人遊樂的樹林。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這片樹林簡直美極了。國王被那裏的美景所吸引,帶著他的正宮娘娘到林子裏去。他把所有的隨從都留在樹林的外邊,隻留下猴子給自己做伴。國王在樹林裏好奇地遊了一遍,感到有點疲倦,就對猴子說:“我想在這座花房裏睡一會兒。如果有什麼人想傷害我,你要竭盡全力來保護我。”說完這幾句話,國王就睡著了。

一隻蜜蜂聞到花香飛了來,落在國王頭上。猴子一看就火了,心想:“這個倒黴的家夥竟敢在我的眼前蜇國王!”於是,它就開始阻擋。但是這隻蜜蜂被趕走了,又有一隻飛到國王身上。猴子大怒,抽出寶劍就照著蜜蜂砍下去,結果把國王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這則寓言對領導的啟示是深刻的,“國王”作為管理者的悲劇在於:一是將保護的權力授給了無法承擔保護責任的猴子;二是在對猴子授權後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約束,不僅將寶劍交給了“猴子”,就連一直盡職盡責保護自己的隨從也被支開,正是這種不科學的授權,最終導致了悲劇發生--國王的腦袋被猴子砍了下來。

不同的人,人品也不一樣。領導要信任那些負責的人,而不應該把權力隨便交給下屬,把權力交給不負責的人,很可能就會釀成惡果。隻有在充分尊重、信任的前提下,才可做到放手放權。

每個單位領導都應保持這樣一種態度--權力固可授予,但責任卻無可旁貸。所以在權力下放前,務必要認真選好人來接管這些權力。下麵是可以授予權力的8種人:

領導不在時能負起留守職責的人。有些員工在領導不在的時候,總是精神鬆懈,甚至忘了應盡的責任。例如,下班鈴一響就趕著回家,或是在辦公時間借故外出,長時間不回。領導不在,員工就該負起留守的責任。領導回來後,向他報告他不在時發生的事以及處理的經過。如早有代領導行使職權的事,就應該將它詳細記錄下來,事後提出詳盡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