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擺到江寧將軍魁玉麵前,無疑是個燙手的山芋。
為顯示辦案慎重,魁玉絲毫也不敢怠慢,召集了藩司梅啟照、鹽道淩煥、江寧知府馮柏年、上元縣知縣胡裕燕、江寧縣知縣莫祥芝、候補知府孫雲錦、候補知縣沈啟鵬、陳雲選等一幹官員,對案犯張文樣連夜進行審訊。
第二天,弁差送上張文祥的供詞。擺在案頭上的這一摞交代材料,細細研讀,竟是一個曲折動人的傳奇故事。
張文祥是安徽合肥人,從小家境貧寒,練有一身武功。曾投奔太平軍侍王李世賢部下當兵,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幾年間便升任左營主將。
同治二年(1863),天京陷落,洪秀全自殺,張文祥和同伴曹二虎、石錦標一起乘亂逃回了安徽老家,投奔撚軍沃王張成禹。聽說張文祥帶過兵,張成禹很高興,交給他五百撚軍,委派其駐守霍丘一帶,張文祥每日率領撚軍操練弓馬,防備清軍進剿。他知道撚軍的處境不妙,不免對自己的結局感到隱隱的擔憂。
張文祥是個精明人,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叛降清軍。
正好這個機會也就從天而降。在一次和清軍的交戰中,張文祥率領的撚軍活捉了馬新貽,此時的馬新貽還是合肥知縣,親自督練鄉勇,馳騁戰場,欲建奇功,卻不料被撚軍生擒。在押解回霍丘的途中,馬新貽幾次想自殺,未能如願。誰知到了霍丘,撚軍頭目張文祥以禮相待,親自為他鬆綁,將他尊為座上賓。馬新貽大為感慨,自殺的念頭頓時煙飛灰滅,在撚軍軍營裏做起了思想政治工作,勸說張文祥反水。
張文祥心裏本來存的就是這個念想。見機會到了,心裏暗喜,臉上表情卻無動於衷,一口氣說了幾起清廷殺降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李鴻章殺蘇州太平軍八大降王的事,鬧得洋人戈登將軍與之反目,聲稱要向清廷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告狀。張文祥道:“朝廷若似這般不重信用,誰還敢降?”馬新貽連連搖頭,微笑道:“不會的,不會的,你若不相信,我們可以歃血為盟,結為兄弟。”說完馬新貽還發了一個毒誓。
直到此時,張文祥才叫來曹二虎、石錦標,當場擺下香案,喝下血酒,四人結成了異姓兄弟。馬新貽居長,稱為大哥,張文祥老二,石錦標老三,曹二虎最小,是四弟。
之後,馬新貽回到省城重新開始他的宦海生涯。遭此生死大劫,馬新貽不僅沒丟命,反而勸降了張部撚軍,自然是立了大功。次年,馬新貽即升任安徽布政使。
張文祥、石錦標、曹二虎這幾兄弟被招降後,跟隨馬新貽來到藩司衙門當差,各自加了千總職務。沒幹多久,遇到清廷的裁兵浪潮,馬新貽為剿滅太平軍、撚軍而操練的“山字營”“注釋1”屬於解散之列,於是張、石、曹三兄弟麵臨下崗失業的風險。
張文祥有點自暴自棄,成天待在酒館裏借酒澆愁。說起愁緒,張文祥滿肚子不服氣,空有一身武藝在身,卻得不到重用,如今還有可能丟掉差事。而拜把兄弟馬新貽隻顧在官場上周旋,對他們幾兄弟的事不聞不問,一念至此,心裏不由得添了一絲怨恨。
相比之下,年齡最小的曹二虎則要單純一些。
最近,曹二虎娶了個妻子,新婚燕爾,小兩口感情如膠似漆。當時在兵營裏當武官者,允許帶隨軍家屬,曹二虎將妻子鄭香梅接到軍營,意欲同享清福。鄭香梅是個美人胚,上身穿一件純白色大襟衫,下身套一條綠色襖裙,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動人。
據張文祥在供詞中說,曹二虎將妻子鄭香梅接到兵營之前,張文祥曾好心勸過他:“四弟,你好糊塗,馬新貽早已不是先前的大哥了,這幾年裏,他的官當得越大,對我們幾兄弟的感情就越淡薄,還指望馬新貽能夠照顧你?再說了,弟妹是遠近出了名的美人,帶進兵營來,說不定反倒是惹事的禍根呢。隻怕被馬新貽看見了,你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張文祥話裏有話,但是曹二虎卻沒有在意,仍然將美妻鄭香梅接到了兵營。果然,一場風波由此而生。
馬新貽聽說曹二虎將新婚妻子接到了兵營,前往祝賀新婚之喜,見了鄭香梅,驚為天人,主動提出將曹二虎夫婦安排在藩司衙門的一間空房裏。這裏的環境比兵營要強了許多倍,曹二虎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