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的內容究竟是什麼?該書有史以來,常被人們認為古奧難解。五代彭曉《參同契解義序》說:“參,雜也;同,通也;契,合也。謂與《周易》理論而契合也,其中假借君臣,以彰內外;敘其坎離,直指鉛汞;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以父母,保以始終;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如男女,顯以滋生;析以陰陽,導以反複;示以晦朔,通以降騰;配以卦爻,形與變化;隨之鬥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諸漏刻,莫不托易象而論之,故名《周易參同契》。”
彭曉又在《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中說:“公撰《參同契》者,謂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故托易象而論之……故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真鉛為藥祖,以玄精為丹基,以坎離為夫妻,以天地為父母,互施八卦,驅役四時,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候,運五星二十八宿,環列鼎中,乃得水源潛形,寄庚辛而西轉火龍,伏體逐甲乙以東施。易日:‘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公園取象焉。”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參同契》是借《周易》卦爻象數之象征性符號,又以天文律曆圖讖等術語作比喻。其核心內容是以修煉內丹為主旨,長壽成仙為目的。其要意是以陰陽二者的配合、進退變化,闡明修煉的功理及功法。
魏伯陽又恐怕人們對陰陽二者的變化難以捉摸,故借八卦納甲之法、日月晦明朔望作為周天進退火候。經中所說天幹的甲、乙、丙、丁、庚、辛者是指月的昏旦出沒,仍分六卦之方位,以乾坤為鼎爐,以坎離配水火為藥物,以六十卦定升降。闡明金者是日之所生,銀者是月之所育。日月互用,水火合成,龍虎相須,陰陽製伏,而成真丹。
總之,伯陽祖師是繼承了淵源極古的黃老清靜無為之妙旨,《火記》、《龍虎經》之真詮,通過自身多年的苦心隱居,潛修密行,道成德就之後,把他的經過與實踐配合《周易》卦象及爻義,並參儒理,借托爐火,方將修煉內丹的功理功法著成此書。古今中外,均認可它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遵循其法修煉,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了它的真實和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