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藥物(2 / 3)

辛、坎離代龍虎

木火合並稱“龍”,金水合並稱“虎”。故本經雲:“金水合處,木火為侶,四者混沌,列為龍虎。”此外,龍虎在丹道中有四種運用。

1.龍虎之借名。因人身與元神之德性難以降製,故以龍虎借名。青龍之德,隱險莫測,難以擒製。白虎之性,剛強猛烈,不易降伏。應審慎堅守,如遇敵之枕戈,似履冰之臨淵,全神貫注,犬顯真土(真意)之神威,龍虎方能降伏。龍虎伏後,水火自然既濟。又因將南北之水火易為金木,故借龍虎列東西而屬金木,在此同時,青龍代人身真汞,白虎代人身真鉛。

2.龍虎歸降之後的景象。龍虎歸降之後,二物的德性就會發生變化。也就是由剛強、猛烈、乖戾變為相親相愛、互為交感、相為飲食。故本經中曾說:“龍呼於虎,虎吸龍精,兩相飲食,俱相貪並,遂相銜咽,嘴嚼相吞。”洞停運用到此階段龍呼氣於虎,虎吸精於龍,互為根祗,迭用剛柔,陰陽相交,吞吐相接,龍馬歸順,二氣一往一來,自然而然。

3.龍虎在自然界主生殺之權。在丹道持德刑之柄,青龍屬陽為東方術,在時令為春,故主生;白虎屬陰為西方金,在時令為秋,故主殺。青龍在人身為肝膽,白虎為肺腑,肝木能生心火,肺金能生腎水,故肝心屬陽為生,肺腎屬陰為殺。

4.龍虎在自然界中相交互用之關係。上邊已說過:龍陽主生,虎陰主殺。但生中帶殺,刑中有德。本經說:“……漸曆大壯,俠列卯門,榆莢墮落,還歸本根……觀其權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複榮,薺麥芽蘖,因冒以生。”意即:時逢仲舂,在草木隨陽生長繁茂的同時,可是榆莢墮落;時逢仲秋,在草木順陰凋零過程中又有麥芽始生,是何原因呢?春陽為得,應卦象為震,重卦為泰。秋陰為刑,應卦為兌,重卦為否。泰者通也,三陽三陰各半。卦象可以看出,春氣雖溫,但其中還有陰氣未盡。陽主生,陰主殺,故有德中帶刑之因。否者塞也,仍三陰三陽各半。說明秋氣雖涼,但其中還有陽氣未決,故有殺中含生之故。否卦和泰卦正好相反,泰卦三陽在內,三陰在外,說明春時呈現著陽長陰消之勢。否卦三陰在內,三陽在外,是說明秋季呈現著陰進陽退之象。非但草木如此,國政、務農及丹道同然。治國是以仁義布政:仁為德,義是製裁,故謂刑。治國的唯一目的是造福人類,使民安居樂業,享受天倫之樂,這是仁德。然而對禍國害民的狂暴之徒,應予製裁,這又是刑。農夫耕耘同樣.促使禾苗茁壯,是生;必須鏟除雜草,又是殺。丹道呢?建立正氣是德,清除邪僻是刑;清靜神心是德,蕩滌欲念是刑;益陽是德,剝陰是刑。除暴安良,安良除暴,助禾鏟草,鏟草助禾,扶正壓邪,壓邪扶正,靜心除欲,除欲靜心,益陽剝陰,剝陰益陽。這正是反映了天道運行,陰陽造化,殺中含有生機,德中帶刑的微妙玄理。龍虎分東西,即西之方主生中有殺,殺中含生之權;金木應否泰兩卦,德裏有刑,刑裏帶德之柄。凡物皆然,有多大的成功,就有多大的犧牲。刑中帶德,德中帶刑的這一規律,是天地十方萬類生靈的必然旨趣。

二、水、火、土

為何將藥物取名水、火、土呢?因為在煉丹過程中,元神本屬陽,元精屬陰,為了使其陰陽交合,故假借水、火、土來說明修練功理。水、火本來相克不相容,但水火相濟才有無限的生化妙用。怎樣才能使二者交會?唯有真土方能使三性歸一。水數一,火數二,加起來為三數;土為五數。水、火二者相交的關係,其實是金、木、水、火四象通過縱橫排列而自然產生出相生相製,在相生相製中又產生相交相合而不舍離的相戀關係.何以知其然也?金生水,水生術,水生火,火生土,若隻生不克,五行就會走向偏盛,陰陽兩極,萬物不生。孰知生中帶克,克中含生。金能生水,金怕火克;水能生水,水畏土製;術能生火,木懼金克;火能生土地、火怕水淹;土能生金,土懼木克。由此可證:金、水、水、火相生相克中取其平衡,但相生中均不離土。從物象看,金、水、木、火、土為五種三家(金能生水,故金水為一家;木能生火,故木火為一家;土為一家)。從先天看,實則同源於一。

元神為陽似汞,故取火代之,元精為陰似鉛,故取水代之。元神火與元精水的交會全依賴土為媒介。因此,煉內丹時將藥物又以水、火、土作比喻。

水、火、土在修煉過程的不同層麵中縱橫交錯,互為易位更名。

金、水二物在喻人身情性、魂魄時則為金、木;在喻人一身元精與元神時則為金、火;在喻人身真鉛、真汞時則為金、水;在火候烹煉中則謂水、火。現將其易位更名細則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