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藥物(3 / 3)

甲、水、火、土三物之用

水、火、土三物(前邊說過),可以用坎、離兩卦綜合之。坎卦雖屬水,但中間一爻為陽,故納戊土;離卦雖屬火,但中間一爻為陰,敞納己土。由此可見,坎離之中,水火之間含藏著陰陽二土。故本經講的“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懼,三物相含受,變化狀若神”,正說明水、火中含著真土的義理。

乙、水、火二物之用

水、火二物在奠基采藥時不但易名為金、水,而且金、水二物同出而易名。金、水均在人身坎宮相為含生,互為體用,也就是鉛中藏銀,銀出鉛中,先後天互為輔助之意。故本經上卷中說:“母隱子胎,水為金子,子藏母胞。”又雲:“金氣亦相須。”均是闡明金、水相須為用的關係。

丙、金、水之用

金、水分坎、離,喻人身元精與元神以及喻作鉛、汞而論修丹之理。金是坎中所生的一點真鉛,借喻元精,水是離宮所產的一點真汞,借指元神,此兩者是為修丹的唯一藥物。在天則為日、月;在運化則為陰、陽;在地則為水、火;在人身則為元精與元神;在煉外丹則為鉛、汞。修丹的唯一妙用就是使此兩者平衡和合,相為製約,互為交會,直至達到和凝一體成就真丹。故本經上卷中說:“以金為堤防,水如乃就遊,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同時又以金喻月、火喻日闡明修丹二者互為運用之關係,“金之為物,火愈煉而愈堅”。意即:金為月,月本有質無光,是借日之火方可生輝,既此日之火愈強,月之光必然愈顯。從五行生克關係來講,火能克金,丹道者,火克金是為修丹之妙用。故本經上卷中講“金入於猛火,色不奪精光……金不失其重……金本從月生,朔旦受日符,金返歸其母,月晦日相抱”。在煉丹的第一層次又將金砂並列,金喻鉛,砂喻汞,納入中宮文烹武煉,自然結成丹基,百脈調和,精神爽快。故本經上卷中說的“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者正指此而言,“金”又指煉成的丹。

丁、砂、銀之用

伯陽祖師又恐後世不易掌握,故借煉外丹的朱砂與水銀同人灰池之中,以火煆之,則白金浮起,而水銀沉底的這一原理,來比喻金丹與元精同類合體,互為相因的關係。人身真鉛通過久煉產生的精華,就是金丹。金之為物乃砂土中所產,而其稟質,實由砂中之水銀得真氣曆久所化,此乃活水銀汞也。而煉丹之法,用金砂水銀同入灰池中以火煆之,則白色浮起,而水銀沉底,此乃死水銀鉛也。故金之生成,皆稟於水銀也。

《金穀歌》日:“若要水銀死,須先死水銀,水銀若不死,如何死水銀。”亦是此義。

戊、術、水、火、土之用

木、水、火、土四類均在生克中而反傷本體。如木逢水雖得長生,但逢金之後,仍反傷自身;水遇金而長生,逢土倒受克製;火見木得生,逢水還是淹克;土雖能生成萬物,遇木者仍可拘製。唯獨金,逢水則沉,遇木則克,入火成器,得土長生,其三質永不變不敗,因之稱萬物之寶。故本經中說:“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丹道則將煉成的“真丹”稱“金丹”、“金華”者乃源於此。

三、土

甲、土在五行中的含義及作用

1.土在五行中的生克作用。土能生金,能克水,而與水合並之後又能生木。

2.土旺四季。土雖能生金克水,但金、木、水、火均不離土,故土在五行之中有綜合作用。

乙、土在丹道中的含義及運用

1.土在丹道中仍為藥物。土有陰陽之分,坎中的一陽為戊土,離中的一陰為己土。離宮之土代元神,坎宮之土代元精,二土交合方成真丹。

2.土在人身為意。真意(萬緣俱消,一念純淨)是為先天真土;思慮雜念,為後天之土。人身的元神、元精以水、火代之,水、火不能自濟,必賴真土作媒介,方能交會。故本經講的“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三五既和諧,八麵定綱紀”及“水盛火消滅,俱死歸厚土,三性既合會,本性共宗祖”,均是闡發水、火為金、木之子,而金、木均係土之所生。由此可證:金、木、水、火四象均以土為宗。又如人的喜應五行為火,怒為木、哀為水、樂為金。待人身的先天真意(真土)一靜,則喜、怒、哀、樂寂然虛靜。故丹道中常講土能族五行、合四象者正指此而言。本經中說的“土旺四季,羅絡始終,青白赤黑,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亦是此意。

丙、土在燒煉外丹時的含義及運用

古人在煉外丹的理論上,借土為爐灶,又稱土釜。它的用意是:“烹煉藥物,調停火候,均在爐灶土釜之中。”這種道理,仍依土在五行之中起著綜合作用這一宗旨,故將土作為煉丹的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