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邊已說過,煉丹如同做飯一樣。做飯時水和糧要適當,煉外丹,鉛與汞要相等;煉內丹,元精與元神要等量,火候要平衡。故本經講的“上弦兌數八,下弦艮亦八,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二八應一斤,易道正不傾”。這段經義,是借月象來比喻藥物人爐之後,一則使劑量相等,二則讓火候均衡。上弦的月是陽伸陰屈、魂進魄退、由陰變陽的過程,這時正是真汞產生的時候,急需采用真汞八兩送入丹田;下弦月與上弦月相反,是陰伸陽屈、陰長陽消、魂進魄退、陽化為陰的過程。當到這個階段,正是真鉛產生之時,仍需急於采取真鉛八兩送入丹田與八兩真汞混融,正好兩者各八兩,劑量相等,陰陽互交,魂魄相拘,坎離交媾,金水相須,此時自然丹田之內就產生大藥。
其實修煉內丹隻用金、木二物就可以全代,本經中說的這一段就很明顯說明此一妙用。“以金為堤防,水入乃優遊,金數有十五,水數亦如之,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二者與之俱,三物相含受,變化狀若神。”故朱元育解釋說:“蓋還丹妙用,徹始徹終,隻此金水二物,建之即為爐鼎,采之即為藥物,烹之即為火候,乃至抽添運用,脫胎神化,無不在此。”(《周易參同契闡幽》)
為什麼要使金水二者相等呢?以坎宮十分之五的金為堤防,能控製元氣不會外泄。以離宮十分之五的水為統攝,元精就不會走失。如果金過多,就會將元氣破損,水如再大過於金,那麼就會將火全部淹滅。這就無形之中形成陰陽偏盛,水火不調。因之,必須使二者相等、均衡。再通過土的媒介作用,金水二者不但互相存在,而且相互會合。
為什麼在此處隻談金、水,不講術、火呢?因為金、水是精魂,相似人身之形體,木、火是神魂,如同人身之影子,然形體(精魂)移動,那影子(神魂)自然形影相隨。所以,從表麵看來隻講了金、水,其實將木、火已包括其中了。
以上將金、水藥物劑量相等的重要性已說過,此處再談火候的均衡,金、水劑量相等入爐之後,必須通過真火的烹煉方能成為丹頭。丹頭貯在丹田之中,在此期間,需用的是烈火,即武火,鼎中的丹頭會沸騰起來。待大藥產生之後,可用文火溫養,才能升騰出爐。所以,修煉內丹,不但要藥物劑量相等,而且使火候輕重、緩急得宜,無論藥物、火候都不宜有過或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