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①者,易之門戶②,眾卦之父母③。【注解】
①乾坤:是六十四卦的根源,天地陰陽的總體。
②門戶:是天地間品物萬類的造化之樞紐,生殺之門戶。
③眾卦之父母:坤得乾卦一陽,為震為長男;坤得乾卦第二艾,為坎為中男;坤得乾卦第三陽爻,為艮為少男。乾卦得坤卦第一陰爻位巽為長女,乾得坤卦第二陰爻為離為中女,乾得坤卦第三陰爻為兌為少女,這為八個主卦。八個主卦相重起來就變為六十四卦。
【釋義】
《易》日:“乾坤,其易之溫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乾坤為宇宙之體,天地為乾坤之象,動靜辟闔,廣大悉備,統攝萬類,乾天屬陽在上,坤地屬陰在下,天地上下陳列之後,其陰陽變化之道,自然運行於其間。如乾坤毀,陰陽的變化之道就不會存在。同樣,陰陽運行之道不存在,乾坤亦隨之消失。天地之間品物萬類就因有陰陽的消息進退,才有升遷變化、成敗盛衰。既此,萬物的生死存亡皆來於天地陰陽。因此說:“乾坤者,易之門戶。”乾(陽)坤(陰)互為運用,就自然產生出兌、離、震、巽、坎、艮六卦,加乾坤兩卦,共為八卦:這八個主卦互相重疊起來,就成為六十四卦。每卦由六爻組成,六十四卦共計為三百八十四爻。爻分奇偶兩類,奇為陽屬乾,偶為陰屬坤,由此可證,六十四卦以及三百八十四爻均由乾坤兩卦衍化而來,故日“眾卦之父母”:
本經開宗明義,首以安爐立鼎法乾坤二卦來闡明丹道之要領,乾為天在上,應人身則為首心泥丸(上丹田),丹道稱之月窟;坤為地在下,應人身則為腹部(下丹田),丹道謂之天根。修丹的起首必以泥丸月窟為鼎,下丹田天根為爐,人身的元#與元神(藥物)就潛藏於此二處。藥物在於鼎爐之內,通過文烹武煉之後,就在此處結成丹,故《悟真篇》雲:“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藥來烹。”由此可證,前人取法乾坤二象,安爐立鼎為修煉之首要條件。
坎離①匡郭②,運轂③正軸④。【注解】
①坎離:坎離兩卦在天為日月,在地為水火,在方位為東西,在自然界為陰陽之用,在人身則為元精與元神。
②匡郭:即“垣郭”。外為垣,內為郭。
③轂:車輪中心的孔眼。
④軸:即車軸。
【釋義】
乾卦純陽,坤卦純陰,坎卦陰中含陽,離卦陽中藏陰,此為牝牡四卦,乾坤是陰陽之體,坎離是陰陽之用。故此四卦統掇天地陰陽之造化。
“乾坤”兩卦為陰陽主體,“坎離”代表水火,為陰陽之用。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坎與離象征日與月,往來運轉於東西。坎,外陰內陽,象征車轂中間的轂。離,外陽而內陰,象征車轂承受的軸。
坎離兩卦合並在一起相似車轂和車軸。內外陰陽,相為利用,互為承受,因此說“匡郭”,上下運轉不離中樞,因此又說:“運轂正軸。”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均由陰陽升降,坎離互為匡郭,相須運用,進退往來,消息盈虛以定生死存亡、成敗盛衰。故乾坤坎離四卦為自然界之總括。就人身修煉而言,乾與坤似鼎爐,坎與離為藥物。乾坤坎離四卦為丹道之綱要。無論千經萬卷將鼎爐藥物假名易號,其中的妙諦莫不過如此而已,此四卦是修煉內丹的總綱,不可輕視,須謹言慎行。
牝①牡②:四卦,以為橐③龠④,覆冒⑤陰陽之道,猶工禦⑥者,準繩墨⑦,執禦轡⑧,正規矩,隨軌轍⑨,處中以製外,數在律⑩曆紀。【注解】
①牝:雌性。
②牡:雄性。
③橐:有底無孔曰橐。
⑧龠:有孔無底曰龠。
⑤覆冒:包裹統攝之意。
⑥工禦:駕駛。
⑦繩墨:木匠用以直木的工具,在此處當作法度、準繩講。
⑧禦轡:馬嚼子。
⑨軌轍:行車的軌道及轍跡。此處當法則講。
⑩律:用金屬管或竹管做成定音或測量氣候的儀器。在此處當調理控製正音講。
曆:推算日月、裏辰、節令、氣候的方法。在此處又當日月氣節時令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