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頭緒、治理、綜理、法度準則。歲、日、月、星、辰、曆數皆稱紀,古代計年的單位,十二年為一紀,一紀為一世。
【釋義】
此節經義緊接上文,上文以乾坤兩卦的陰陽之體作為煉丹的鼎爐,以坎離說明陰陽之用,比喻為煉丹之藥物,六十四卦除乾坤坎離四卦外,其餘六十卦不是陽上陰下便是陰上陽下,就因有上下之不同,故有縱向之變更。如震卦倒轉可以為艮卦,相反艮卦可以變化震卦。其他五十九卦亦是如此,唯有乾、坤、坎、離四卦不變,乾坤是天地,坎離是陰陽,由此可以說明品物萬類均在天地陰陽的運化中。盛衰成敗,生死存亡,變幻無停,唯有天地日月經常有定,氣數盈虛亙古如此,也就是歲月時令、春夏秋冬、寒熱溫平之推移的陰陽消長之理永遠不變。
乾卦純陽,故稱牡;坤卦純陰,故稱牝;坎卦陰中含陽,離卦陽中藏陰,此二卦是陰陽相交之卦。所謂牝牡四卦者,正指純陽純陰的“乾”、“坤”和陰陽相交的“坎”、“離”而言。天地者,為乾坤之象,天地包羅於外,日“離”月“坎”往來於天地之間,萬物的生殺之機,由是而定,爻相變化由此而始,歲時節候,由此而分。此四卦統攝陰陽,包羅萬象。人身的元神真氣,本來循軌而行,因後天的情欲牽擾故失常規。修煉內丹的元陽真氣仍複正軌,故本經將修煉功法用駕馭來形容,專心致誌,聚精會神抓緊馬的嚼子,守著法度,順著正道和規矩,隨著軌轍向前行駛,以此內守而外氣自然製服。這樣就如曆法那樣準確而有規律,並有頭緒。
月節有五六①,經緯②奉日使③,兼並④為六十,剛柔有表裏。
【注解】
①五六:五日為一候(一日十二時,五日為六十時,六十時正好天幹與地支一周,故為一候),六候為一月。一月是三百六十時,正是月盈虧一周的時間。
②經緯:即縱向和橫向。如路之南北東西,織布有經緯線。煉丹運火符則以年為經、月為緯,此為大周天。以月為經,日為緯,此為小周天。
③奉日使:年與月的積成,皆是由一日一日積累起來的。使印指使、支配。
④兼並:合並之意。以年為經、以月為緯,為丹道之大周天。
【釋義】
本書在論述周天火候時,是以六十卦分列三十日,一日兩卦分朔旦與晝夜,從屯、蒙起至既濟、未濟止。卦象倒轉,晝夜反複,一月有六節,一節為五日,五日正好六十時,一歲是由三百六十日積成,一月是由三十日汁。由此可知,歲月均因日辰積累所成,非但歲月如此,月的虧盈仍奉日光的使命方顯圓缺。
一月三十日,每天分晨昏各一卦,合並起來共六十卦。卦有陽有陰,爻有奇有偶,陽卦奇爻為剛,陰卦偶爻為柔,外卦為表,內卦為裏。
朔旦屯①直事,至暮蒙①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注解】
①屯蒙:此兩卦按《易序卦傳》的排次六十四卦(除乾坤兩卦外)的起首。
【釋義】
此節經義是論述小周天功法,每月初一的早晨用屯卦當直,夜晚用蒙卦當直。屯卦的卦象倒轉,恰為蒙卦,由此說明,修煉之功法,有晝夜不同。三十日的早晨用既濟卦當直,夜晚用未濟卦當直,既濟卦倒轉仍為未濟卦。屯卦代表陽,陽從內生為白晝,應時令為春夏,蒙卦代表陰,陰從外降為夜晚,應時令為秋冬。一月三十日,晝夜各用一卦,六十卦合並起來恰應一月之數,循序輪流一周六十卦從頭開始,一月由朔旦相應,依次又是一個新的周期。
既①未②至晦③爽④,終則複更始⑤
【注解】
①既:既濟卦。
②未:來濟卦,是六十四卦中的最後兩卦。
③晦:月底。
④爽:清晨。
⑤更始:另外一個周期。
【釋義】
此節經義緊接上文而繼續講周天火候,每月月底配的既濟、未濟兩卦至月初又複轉為屯蒙兩卦,經中講的“終則複始”,即是此義。《龍虎經》雲:“變化既未神,終則複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