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季粥膳養生(1 / 2)

秋季話養生

秋季氣候由熱轉寒,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轉變為陰盛的關鍵時期,人體陰陽的代謝也開始陽消陰長。因此,秋季養生應以養收為原則。在經過了盛夏過多的發泄之後,人們往往在秋季缺乏體液,感覺幹燥,會有不同程度的喉幹舌苦、鼻咽幹塞等症狀發生,還易引發傷風、咳嗽、支氣管炎等疾病,因此秋季養生的關鍵在於防燥。

秋燥易傷津液,所以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主,可常食具有此功效的粥膳,尤其是具有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藥粥,如用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中藥熬製的養生粥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推薦食材

適合秋季養生的食材包括:芝麻、糯米、黑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奶製品、甘蔗、白蘿卜、山藥、菜花、茼蒿、南瓜、銀耳、百合、蛤蜊、螃蟹等。

專家建議

秋季養生應注意以下要點。

培養樂觀的情緒,保持心情愉悅。秋季的衰敗景象易引起人內心的淒涼、垂暮之感,從而使人產生憂鬱、煩躁等情緒,中醫認為,悲憂易傷肺,因此應盡量避免負麵情緒的影響。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

秋季天氣轉涼,注意增添衣物,加強保暖;適當開展各種運動鍛煉,可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

合理飲食。由於酸味食物收斂補肺,辛味食物發散瀉肺,而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可能少食蔥、薑等辛味食物,適當多吃些酸味的蔬菜和水果;為防秋燥傷津液,應多吃能滋陰潤肺的食物;多喝開水、淡茶和湯,可以水解燥;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百合二地粥

【材料】百合3大匙,熟地30克,地骨皮20克,粳米半杯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1.百合、熟地、地骨皮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煎熬30分鍾後,濾取藥液。

2.粳米淘洗幹淨,與藥液一同放入砂鍋中,以小火煮粥。

3.至粥熟時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熟地又稱熟地黃,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常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還可用於腎陰不足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及肝腎精血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須發早白等的輔助治療。百合歸肺、心經,具有良好的養陰、潤肺、止咳功效。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的幹燥根皮,中醫認為,地骨皮具有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常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鼻出血等的輔助治療。這道百合二地粥具有滋陰潤肺、清熱降火、止血的作用,可為秋季養生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