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沒有講自己的功勞和作用,但在淮海戰役中,粟裕的功勞是很大的。粟裕在淮海戰役及其以前諸次重大戰役中的卓越指揮使他理所當然地成為我軍的一代名將,成為我軍最著名的將領之一。1949年9月21日,新政協會議開幕時,解放軍代表團的到來格外引人注目,因為我們這個就要誕生的共和國是由毛澤東指揮的這支隊伍在人民支持下打出來的,代表們用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歡迎走來的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被解放軍俘獲。軍人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都是大家熟悉的開國元勳。但是,走在劉伯承身邊的一位個子不太高、清瘦而精神的中年軍人卻不為眾人熟悉,連一些新華社記者的眼光裏也透著疑惑。舉輕若重,縝密周備的劉伯承明白了。他用濃重的四川口音笑道:“這位是粟裕將軍。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想必諸位早有耳聞吧!”
大名鼎鼎、被蔣介石認為有軍事統率之才的劉伯承的評價,應當說是十分中肯的評價,是值得咀嚼的評價。
陳毅:我送你一首詩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曆史上最大的決戰,也是最艱苦、最複雜、最出色的決戰。這一仗,除了中央軍委,除了總前委其他領導,粟裕功不可沒。但是在這一決戰中,還有另一位赫赫有名的戰將,這就是陳賡。陳賡率部攻克洛陽之後,又指揮所部及兄弟部隊發起宛西戰役;協同兄弟部隊發起宛東戰役,此後又率部協同兄弟部隊解放鄭州。11月7日,陳賡率部參加淮海戰役。1948年11月中旬,在敵黃百韜兵團即將被栗裕兵團全殲時,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亦被華野阻擊於徐州以南及東南地區,形成了我對徐州的包圍。這時蔣介石即令黃維、李延年、劉汝明3個兵團迅速馳援徐州。但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自11月19日被我九縱、豫皖蘇獨立旅阻擊於任橋集、公平集、花莊集以南地區,畏懼被殲,遲遲不前。唯黃維率十、十四、十八、八十五等4個軍約12萬人,於18日進抵蒙城東西之線,並繼續向徐州方向推進。黃維兵團是蔣介石的主力兵團,其中十八軍被稱為蔣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美械裝備,戰鬥力和被我華東部隊殲滅的七十四師不相上下,解放戰爭以來沒受過重創。另外十四軍,五十八軍在解放戰爭中也未受重創,戰鬥力還很強,他們以蔣介石的主力自居,氣焰十分囂張。黃維本人時年42歲,畢業於黃埔第一期,曾留學於德國。曆任團長、旅參謀主任、師長、軍長等。敵軍的這一態勢,把阻擊黃維兵團的任務提到首要的議事日程。總前委考慮:如果黃維兵團進至宿縣,則敵即可把徐州、宿縣、蚌埠三點連成一線互相策應,造成我軍攻取徐州更大的困難。於是向中央軍委建議,不打蚌埠,先殲黃維兵團,中央軍委批準這了這一計劃。總前委決定:華東部隊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對徐州圍而不打;以中原部隊為主,華野協助先殲滅黃維兵團。
任務批準後,總前委經過認真分析討論後認為:在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之後,黃維兵團為避免孤立之被殲的厄運,必定會拚死地向津浦路靠攏,以同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合為一股。由於它機械化程度高,攜帶有大量輜重,又急於東進,估計會繼續選擇宿(縣)蒙(城)公路為主要通道。而這裏隻有南坪集有座大石橋可以通過重炮,坦克。因此,決定有效地控製宿蒙公路,將南坪集作為扼守要點,兜頭攔阻敵人;遂令陳賡率第四縱隊堅守。當時黃維聞知解放軍全線撤至淝河北岸,錯誤地認為他們攻擊得手,“打敗”了在那裏阻擊的解放軍,遂即命令其部隊乘勢攻擊前進。其手下有人看出情勢不妙,勸他“慎重”。黃維猶豫不決,在蒙城周圍徘徊了一天。這時,黃百韜兵團已被全殲,宿縣也被我軍攻占。但蔣介石對黃維封鎖消息,仍督促他繼續北進。黃維隻得又沿宿蒙公路向南坪集攻擊前進。這時陳賡手裏共有四、九縱和豫皖蘇、獨立旅等7個旅、18個團的兵力;黃維兵團則共計33個團。
圍殲黃維兵團是關鍵性的作戰行動,陳賡司令員再三向劉、陳、鄧首長請求回四縱隊直接指揮,經首長們同意後,他決定隻帶幾個參謀回到四縱司令部。臨行前,陳毅親自送陳賡起程,陳毅關切地說:“你們這個部隊前一段打了一些小仗,幹脆、快速。現在要打硬仗了。解放戰爭以來,你們部隊仗打得很好,但據我了解,你們機動作戰多,沒打過大的阻擊戰,尤其像阻擊黃維兵團這樣的戰鬥,你們沒打過。”“隻要組織準備好,我們的部隊還是能頂住黃維兵團,放不了鴨子,放不了羊。”陳賡蠻有信心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