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23)(2 / 3)

長春全城被圍困的這三個多月來,鄭洞國每天都像坐在火山口上。各條通向城外的鐵路、公路都被封鎖,兩個機場都被占領,除了電台,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和外界聯係。長春成了一座死城。在封鎖帶來的種種矛盾之中,最令他頭疼的是缺糧。幾個月來,長春的糧價已漲了幾百倍,而且還是有價無市。那可憐的空投糧食也隻是杯水車薪,每天都有橫屍街頭的餓殍。為了保存實力,他不得不將六十軍的糧食供給壓縮,保證戰鬥力強的新七軍的最低限度的供給,可這又引起嫡係和非嫡係部隊的矛盾。軍營內怨聲載道,軍營外民怨沸騰,他真是感到山窮水盡了。他的對手是蕭勁光。大革命時期他聽說過這個人。他們也交過手,那是第三次進攻臨江的時候,他是進攻的組織指揮者,但他失敗了。他領略了蕭勁光的軍事謀略,感到他是一個戰略戰術意識都很強的人。如今,倒過來,他成了被進攻的對象,他做過多次努力,組織過數次突圍,又都沒有成功,看來他這次更是必輸無疑了。“不成功,便成仁吧。”鄭洞國長籲了一口氣。這個想法一占據頭腦,他的心情反而平靜了一些。參謀長楊友梅從外邊進來,他看了看坐在辦公桌前麵色蒼白的司令官,小心翼翼地遞上了一份電報。

“鈞座,總參謀部來電說,錦州吃緊,要我們立即突圍向東靠攏,支援錦州。”楊友梅盡量用平淡的、不加任何修飾的語氣說。他深知上司的秉性,更體諒此時這位主官的難處。鄭洞國沒有說話,心中卻充滿了悲涼,“突圍?談何容易。”如今,他手下的部隊病的病,死的死,逃的逃,軍心都渙散了,體力又這樣衰弱,如何能突得出去呢?“支援錦州”,他想,如今他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裏談得上支援別人?他的目光在電報上停留了一會兒,慢慢抬起頭來,輕輕地說一句:“執行。”他站起身來,緩緩地走向門口,楊友梅趕上去,遞上他的軍帽:“去三十八師?”“唔。”鄭洞國應了一聲。這是他的最後一張王牌,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動用。今天,他要做最後一次嚐試,雖然他明白成功的希望渺茫。情報很快送到了蕭勁光的桌上。

——鄭洞國在洪熙街查看地形。——敵人每人發了三天口糧。——敵人連續幾夜演習夜行軍、急行軍,將走不動的馬都殺掉。——敵軍官家屬集中於海上大樓。“敵人又在準備突圍。”參謀長解沛然身子俯在長春市地圖上,一邊標圖一邊對蕭勁光說。這位早年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的兵團參謀長,個子不高,卻十分精明、強幹,也許由於長期做地下工作的原因,他顯得十分深沉、嚴謹、內向。“看來敵人這次主要的突圍方向不是西南中長路,而是西北大房身機場,中長路隻是佯動部隊。”“是的,敵人很可能準備孤注一擲了,我們必須準備全力反擊。”蕭勁光說,“我們帶幾套西北方向的反突圍方案,到伯鈞那裏去一下,一起研究研究作戰方案吧。”為了反敵人突圍,圍城以來,他們各個方向上的反突圍方案都準備了好幾套,為的是兵來將擋,萬無一失。

“又有行動了吧。”坐鎮前方指揮的第一兵團副司令員陳伯鈞在城東地區指揮所迎接了蕭勁光和解沛然。他兩隻大眼睛中透著興奮的神色,敦厚的身材意味著力量。他也是黃埔生,對打仗癮頭也很足。他們叫來了部隊的各級指揮員一起分析了敵情,然後各抒己見。蕭勁光還是靜靜地聽著大家充分發表的意見。他從來不把自己考慮的方案先拿到桌麵上。他聽著,大腦在快速運轉,把大家好意見及時修訂在他的方案上。“好,大家談得都很好,我也談談我的想法。”蕭勁光最後一個發言了。“估計這次敵人出來的兵力不會少。我們的‘刀子’插得深一點好,還是淺一點好?”蕭勁光伸出了手作刀狀,邊打手勢邊說著。“如果插得深,把部隊全調上去,固然可以一次多截擊敵人。但是,就像流水一樣,突然截住了,衝力大,也就可能同時漏掉得多。”屋裏鴉雀無聲,大家靜心地聽著。“如果插得淺一些,梯次配備,從正麵和側麵兩個方向打擊敵人,一個梯次消滅一部分敵人,放過一部分敵人,由第二個梯次再解決一部分,餘下的敵人留給第三個梯次的部隊去解決,這也許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