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23)(3 / 3)

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

“我們爭取不讓一個敵人漏網。”蕭勁光最後強調說。嚴謹的作戰方案通過了,而且在以後付諸實施的時候獲得了成功。敵全副美式裝備的新七軍三十八師,在這次雙方都進行了精心部署的戰鬥中遭到了慘敗。鄭洞國寄予的最後一次突圍的希望落空了。連日來,錦州前線捷報頻傳,長春城內人心俱散,處於分崩離析的前夜。“情報說蔣介石又逼鄭洞國突圍了,敵人在做突圍的準備。”陳伯鈞和蕭勁光在兵團司令部研究著新送來的情報。“鄭洞國怕是無力突圍了,不過狗急跳牆,他們也許還會作一次困獸之鬥。”蕭勁光說。電話響了,陳伯鈞走過去拿起聽筒。“伯鈞同誌嗎?我是唐天際。六十軍派了兩名代表前來接洽起義,並帶有其軍長曾澤生的親筆信函。”唐天際報告了最新情況。“哦!”盡管這些日子以來,對城內雲南滇係的六十軍的起義策動工作一直在進行,可此時消息來得畢竟有些突然,特別是這與他們剛得到的敵人準備再次突圍的情報相悖。陳伯鈞帶著疑惑的神態望了望蕭勁光。電話聲音很大,蕭勁光顯然聽到了電話的內容。他沒有馬上表態,隻是用眼睛示意陳伯鈞講下去。“要警惕敵人耍花招!說不定又是一次突圍的前奏。”陳伯鈞說。

“看來不像,我和潘朔端、劉浩同誌研究了來信,確認簽名是曾澤生的親筆。”唐天際又說。下麵的對話蕭勁光沒有聽,他在把這些情況串在一起,分析、判斷、推理。如果六十軍是真起義,對解放長春有決定性意義,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有沒有假起義的可能性呢?當然也有可能。但不論是真是假,都必須從速決斷。蕭勁光決然走上前去,從陳伯鈞手中接過話筒。“天際嗎?我是蕭勁光。”他的聲調是那樣有力,“你帶著曾澤生的來信和潘副參謀長、劉浩同誌立即來兵團部。”他回過頭來,既是對陳伯鈞,也是對電話追加了一句:“我們立即研究一下。”一頓飯的工夫,唐天際、潘朔端、劉浩來到了兵團司令部,參謀長解沛然也應召而來,除了有事的蕭華,兵團的主要領導都在了。唐天際把曾澤生的親筆信遞了過來。蕭勁光看後又遞給了陳伯鈞。

“騙局!我認為是個騙局!”陳伯鈞把信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一拍,“鄭洞國要突圍,讓六十軍迷惑我們來了。”他手起手落一陣風,把信帶到了地上。屋子裏鴉雀無聲,一時沒有人講話。蕭勁光彎下腰去撿起了信,放回桌子上。“大家都談談吧。”他把目光轉向劉浩,“劉浩同誌是具體做這項工作的,你先談談看法吧。”劉浩第一次參加兵團領導的會議,有些拘束,他站了起來。“坐下講吧!”蕭勁光用鼓勵的微笑對他說。這個雲南籍的年輕人,和滇軍中的高級將領盧浚泉、龍雲都有著特殊的關係。受東北局的派遣,專門做雲南籍部隊的地下工作,在東北民主聯軍長春前方敵工部任副部長。他雖然年輕,但很聰明、機警,很有些點子,再加上有些關係,工作開展得卓有成效。他秘密化裝進城多次,工作一直做到六十軍暫二十一師師長隴耀那裏。因此,對六十軍的情況,他了如指掌。

“我認為,六十軍在當前情況下起義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竟是年輕人,說話開門見山,無所顧忌,“第一,六十軍是非嫡係部隊,本來就與蔣介石有矛盾,困守孤城以後,積怨愈深,據我與該部隊接觸的情況看,從高級軍官到下屬軍官,都有反蔣情緒;第二,據地下黨提供的情報看,曾澤生、隴耀思想鬥爭十分激烈。在個把月前,就有另謀出路的企圖;第三,錦州大捷,長春已成孤城,困守下去死路一條。在此期間起義是完全有可能的。”“從來信的筆跡分析,曾澤生的簽名確是他的親筆。”潘朔端也發言了。他是一九四六年海城起義的一八四師師長。鑒於他與雲南軍隊的老關係,黨中央、東北局委派他擔任第一兵團副參謀長。圍城期間,他利用老關係做了六十軍上層軍官的大量工作。“隴耀的簽名也是他的親筆字。”劉浩補充說。他和隴耀很熟。

“那麼剩下的那一個便是一八二師師長白肇學了。”解沛然發言了,“這封三人聯名信如果是真的,一個軍長,兩個主力師的師長,那就說明六十軍可以全部起義,如果能爭取到這個前途就太好了。”他思索了一下,接著說:“這是從好的方麵說。從壞的方麵考慮也是必要的。如果他們是詐降,我們還有圍城部隊,打回去就是了。我看我們應當做兩手準備為好。”“我看沛然同誌的意見好!我們不能放過時機。如果六十軍是真起義,對我們解放長春極為有利。如果敵人真是一個騙局,那我們就做好另一手準備。”蕭勁光要拍板了。他用眼睛征求了陳伯鈞的意見,陳伯鈞點點頭。不論在任何事物的決斷中,反麵意見是必要的,它可以使決斷具有全麵性。“司令員,我請求再次化裝進城,把確切的情況摸來。”年輕人不乏勇敢、自信,劉浩再次請纓。蕭勁光讚許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