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充滿感情、情暖人心(3 / 3)

當他講完走出廣播間時,到處都響徹著歡呼聲。有一百多萬人打電話、發電報或寄出信件給他,許多著名的共和黨人都給他發了讚揚的函電。演講使事實得到了澄清,還使他得到了大批支持者。在職場中,真誠這個詞看似已經過時,但對於個人的最終成功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欺騙能騙得了一時,卻不可能騙得了一世;就算你能永遠欺騙幾個人,也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因此,真誠的談吐永遠具有打動人心、征服他人的力量。

7.講話感人至深,需要情理交融

一個小夥子因名落孫山想自殺,村裏的一位老漢這樣勸他:“如果都像你這麼想,我早該死了!我都70歲了,一輩子光棍一條。但我心裏還是熱騰騰的,想多活幾年!因為我覺得活著還是有意思的。我用這雙手種過五穀、栽過樹、修過路……我栽下一棵樹時,心裏就想,我死了,後人在那棵樹上摘果子吃,他們就會說,這是以前村裏的光棍老漢栽下的……”這位老漢通過自我人生體驗的解剖,激起了小夥子生活下去的信心與希望。因為這種方式給人以推心置腹的平等感、親切感和信任感,從而走進了對方的心裏,讓他接受了他及他的觀點。

現身說法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強的說服力、感染力?因為,以自己親身的經曆和遭遇勸導別人,感受真實,情真意切,容易引起對方的情感共鳴,這比隻講大道理當然更易說服人。孫叔敖是楚國的相國,廉潔清正。死後,家徒四壁。他兒子孫步安貧困無依,靠給人背柴來維持生活。

藝人優孟很同情他,就穿上孫叔敖的衣冠,摹仿他活著時候的言談舉止,搖頭晃腦地在楚王麵前唱道:“貪官不可做而可做,廉吏可做而不可做。貪官所以不可做,因為他行為雖然汙濁卑鄙,可子孫卻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廉吏所以可做,因為行為雖然高尚無比,然而一朝身死,家貧子孫卻要乞食棲荒野。勸君勿學孫叔敖,楚王不念前功勞。”

楚王看了他的表演,聽了他的歌聲,感動得潸然淚下,當即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封給他做采邑。

8.虛偽的過分客套會疏遠感情

假若你到一個朋友家裏,你的朋友對你異常客氣,你每說一句話,他隻有“唯唯”而答,每當和你說話時,總是滿口客套,惟恐你不高興,惟恐開罪於你。如此一來,你一定覺得如針芒刺背,坐立不安。

雖然客氣是必要的,但過分的客氣顯然是給人痛苦的。開始會麵時的幾句客氣話倒不成問題,若繼續說個不停就太不妥當了。談話的目的在於溝通雙方的情感,增進雙方的了解。而客氣話,則恰恰是橫阻在雙方中間的牆,如果不把這堵牆搬走,人們隻能隔著牆,作極簡單的敷衍酬答而已。

大概朋友初次會麵,略談客套後,第二、第三次的見麵就應竭力少用。那些“閣下”、“府上”等名詞,如果一直用下去,不在相當時間以後廢去,則真摯的友誼無法建立。

客氣話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來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適可而止,多用就流於迂腐,流於浮滑,流於虛偽。有人替你做一點小小的事情,譬如說:倒一杯茶吧。你說“謝謝”,也就夠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麼最多說“對不起,這事情要麻煩你”也就很夠了。但是有些人卻要說“嗬,謝謝你,真對不起,我不該拿這些小事情麻煩你,真使我覺得難過,實在太感激了……”等一大串,這種過分的客套會令人很不舒服的。

說客氣話的時候要充滿真誠。像背熟了的成語似的流水般瀉出來的客氣話,最易使人討厭。說時態度更要溫雅,不可現出急促緊張的狀態。還有,說時要保持身體的均衡,過度的打躬作揖,搖頭擺身作態來幫助你說客氣話的表情,並不是一個“雅觀”的動作。

過分的客氣話,在一個朋友家中,這是窘迫主人的最好的利器,而當你是主人的時候,那又是最好的最高明的逐客方法。這方法的奏效,更勝於把他大罵一頓,如果你怕朋友到家裏幹擾你,拚命跟他說客氣話好了,臨走勿忘請他有空再來,你知道他決不會再來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