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法國靈猴——“黑衣人”在行動(2)(1 / 2)

這年8月的一天,霍蘭德等人偶然獲知,德國人正在魯昂附近修建兩處不平常的建築,更可疑的是,德國人對此采取了極為嚴格的保密措施,所有工人都是從波蘭抓來的勞工。為了弄清真相,霍蘭德第二天就來到了魯昂。他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波蘭人,並取得了一個波蘭勞工的信任,換上藍布工裝,混進了勞動隊伍。

盟國特工人員在二戰中做出了巨大犧牲。圖為被納粹槍殺的各國間諜。

他發現,工地上幾百名工人正在澆灌混凝土。這時,他又注意到了一條長約50碼的水泥槽,上麵還有用藍色油漆描成的筆直的指示線,極像是某種發射架的底座。他取出隨身的羅盤,發現它正好指向海峽另一端的倫敦。

當晚,他就偷越邊境潛入瑞士,把這神秘基地的重要情報向英國作了報告,盟軍的高級將領們由此很快得出了這是火箭發射平台的結論。按照希特勒吹噓的“50000枚”彈頭計算,在法國至少還要建造100個這樣的平台。上級立即命令他放下一切工作,集中力量徹底摸清每一個隱秘基地。

霍蘭德把他最得力的助手分別派往不同方向進行偵察。而他自己則和4個助手帶著地圖騎著自行車,開始了由北而南的全國大追查。每到一處,他們就和當地的群眾交談,打聽外國勞工最集中的地方,這是目前唯一的線索。在3個星期的長途跋涉中,他們成功地找到了幾十個基地並在地圖上做好了標記。

時間越來越緊迫,但是這些秘密基地大都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尋找起來費時費力,同時還不得不應付德國人的嚴密盤查。霍蘭德不得不另辟蹊徑,而一連串的巧合更是把希特勒苦心經營的尖端秘密白白斷送了。

這一天在一個叫卡利的地方,建在密林中的基地已經竣工,4個德國工程師正在驗收。霍蘭德立即搞了一輛小汽車,遠遠地跟在後邊直到一座灰色的二層小樓。幸運的是,他發現自己的一位朋友就在這棟樓裏工作。幾天以後,在霍蘭德的精心安排下,一份複印的“V—1火箭發射台分布總圖”便到了他的手裏。

霍蘭德對此並不放心,他彙總了這些天來查到的基地位置及其他幾路偵探到的情報,與這份總圖仔細進行對照,發現了這些神秘基地的總體布局特點。這樣的基地在法國約有上百個,且都集中在一條長200公裏寬30公裏、大致與海岸線平行的帶狀地區。

霍蘭德終於成功了!接下來的一幕,便是開篇描述的他第49次穿越邊界的壯舉。

“土豆”很快送到了英國的情報機關。1943年10月,英國皇家空軍連續5個星期出動,按照霍蘭德的情報準確地轟炸了73個V—1火箭發射基地,連同那些已經運到的巨型火箭,全都被炸成了廢墟。絕望的希特勒悲哀地嚎叫道:“是誰泄露了我的絕密工程?”

戰爭結束後,皇家空軍授予他金十字勳章,這是英國授予外國人的最高榮譽。在諜報史上,人們更願意稱霍蘭德是“拯救了倫敦的法國人”。

巧竊噴氣式發動機

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的航空技術便十分發達,居於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它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術更讓西方各國垂涎三尺,隻因蘇聯保密甚嚴而無從下手。法國第七處的諜報人員在勒魯瓦領導下,決定“虎口拔牙”,幫助航空研究部門揭開噴氣式發動機的神秘麵紗。

第七處的真正名稱為“秘密行動分局”,它的職責是使用現代技術和秘密手段來獲取對方機密。它隸屬於法國國外情報及反間諜局,搞到的國內外情報竟占全局的90%,而且全是原件。它由當時的布爾西科局長親自負責組建,勒魯瓦正是它的第一任處長,由於第七處的卓越成績,他也被西方諜報界譽為“特工大師”。

法國是當時西方唯一同蘇聯保持直航關係的國家,莫斯科和東歐國家的飛機都降落在巴黎的布爾歇機場,蘇聯人還在機場設有自己的庫房,存放補給品或從飛機上拆下的故障零件。第七處的特工們很快就複製了庫房的鑰匙,許多諜報人員還打入到機場各機構。他們搞到的大量飛機零部件,源源不斷送到了法國航空研究部門。經初步研究,最關鍵的乃是要得到圖式噴氣發動機。然而一台發動機便有幾噸重,而且是牢牢固定在圖-104飛機機翼下的核心部件,這個難度與搞到一般的零部件不可同日而語。

機會終於出現,有一架圖-104飛機在布爾歇機場出了故障,恰好是一台噴氣發動機壞了。但精明的蘇聯人寧肯用運輸機調來一個機械小組,也不讓法國技術人員插手。意外的是,運輸機返航時並沒有帶走損壞的發動機,而修好的圖-104飛機也沒有帶走。就在勒魯瓦準備行動時,蘇聯人卻臨時改變主意,要用火車把有故障的發動機馬上運走。眼下他們正在尋找一家搬運公司,他們自己沒辦法把那個大家夥運到火車站。這是勒魯瓦唯一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