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數字化戰場
關於什麼是數字化戰場,美國陸軍少將網諾德是這樣描述的:“建設數字化戰場,要求在整個戰場上的戰鬥係統、戰鬥支援係統和戰鬥勤務支援係統中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的搜集、交換和使用,來描繪一個與戰場相關的通用的畫麵,使各級指揮官與參謀人員能夠利用共用數據庫,獲得清楚、準確和適合需要的戰場空間信息,以便縮短采取行動的決策周期,同時還可以為戰鬥人員和保障人員提供相關的、實時的情報信息,使他們能更有效地進行作戰。”我國軍事問題專家將數字化戰場定義為:用數字化通信係統和信息係統將戰場上的各種武器平台和各兵種分隊連接起來,在它們之間建立起一條數字式指揮控製鏈,以便迅速準確地提供所需信息;戰場數字化也稱為數字化戰場,是指把文字、語言、聲響、圖像等信息轉換成數字信息,通過數字信息在各作戰平台之間的傳輸、處理;達到整個作戰係統的資源共享,實現戰場指揮、控製、通信、情報一體化;數字化戰場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時獲取、交換和使用數字化信息,在整個作戰空間內分別滿足決策者、戰鬥人員和戰鬥保障人員需要的數字化信息的戰場環境;數字化戰場就是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戰場數字通信係統為支撐,實現信息搜集、傳輸、處理自動化和信息網絡一體化的戰場,或者說就是實戒戰略、戰役、戰術級指揮自動化係統的有效連接和應用的戰場;數字化戰場是指覆蓋整個作戰空間,由數字化的通信、指揮控製、情報傳輸、計算機與戰場數據庫及各種用戶終端等組成,能給指揮官提供與作戰有關的實時或近實時的各種信息的綜合無縫網絡係統。
通過上述定義不難看出:所謂數字化戰場是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基礎,用數字化技術把戰場上的語音、文字、數據、圖像等各類信息變為數字信息,通過無線電台、光纜通信、衛星通信等信息傳輸手段,把覆蓋整個作戰空間的通信係統、指揮控製係統、協調協同係統、情報傳輸係統、計算機工作站、各級數據庫和各用戶終端聯為一體,使戰場指揮所、各作戰與保障部(分)隊、各武器係統直至單兵一體化,使探測目標、跟蹤目標、指揮決策、實施打擊、毀傷評估“聯動化”的綜合網絡係統。
4.數字化部隊與數字化戰場的核心是裝備數字化
人們對數字化的認識多是從單兵通信、全球定位、自動識別和遠程數據調製等數字設備開始的,但這些隻是數字化部隊的外在表現。對數字化的本質應從機械化與數字化的相互關係來認識。從總體上說,數字化是以信息控製機械,但不脫離機械;數字化寄生於機械化之上,並成為機械化的神經中樞。這一點不同於熱兵器取代冷兵器,數字化並不否定機械化,它要求通過發揮信息能動作用來使機械化的硬殺傷增值,以使用更少的兵力、傷亡和時間來達成作戰目的。
機械化裝備加裝數字化設備後,就成了數字化裝備。數字化裝備可用信息技術來改善並聯通機械化的指揮控製係統和武器係統,其目的是促使機械化裝備實現自動化、精確化、實時化和一體化。從武器技術發展史上看,數字化係統實際上是C3I係統的延伸產物。它把不能互動的模擬信號轉化成統一的數字信號,從而促成各種指揮控製係統和武器係統通過數據流通來實現協同。表現在指揮控製上,數字化通信網絡可使指揮、控製、情報、勤務一體化;表現在武器控製上,數字化製導平台可使搜索、識別、遙控、跟蹤、射擊一體化。在這個指揮控製係統和武器係統的一體化體係中,網絡是體係的骨架,計算機是用戶操作體係的工具,數據庫是體係的資源,網絡上所有戰略節點、戰役節點、戰術節點和武器平台都是體係的終端。這個數字化體係,將克服機械化部隊因信息匱乏而造成戰場不透明、數據利用率低、反應不及時和指揮控製不協調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