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未來太空戰爭(2)(2 / 3)

不言而喻,拓展軍事空間,發展天軍力量,開發陸、海、空、電戰場以外的第五戰場——空間戰場,實施天軍作戰,它所帶來並生成的戰略價值無疑是巨大的。政治上,可有力提高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當今社會五個有核國家均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道理一樣,有了空間能力,有了天軍力暈,在未來的國際政治鬥爭中就有了強力後盾,就有了政治上的主動和說話的分量。經濟上,可以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和科技發展帶來無限的生機,創造無盡的天地。軍事上,一方麵將使戰略威懾能力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使任何一個不具備此種能力的作戰對手望空而興歎,難以與之匹敵;另一方麵,將因戰略環境透明度的大大提高和戰場透視能力的大大增強,使戰略性打擊更為直接和深刻,對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目標的摧毀變得易如反掌;再一方麵,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兵力兵器,在不出兵和少出兵的‘倩況下,通過天一天對抗戰、天一地對抗戰或天一地一體戰的方式,一舉達成太空戰略、戰役之目的。

美國成立一係列航天軍事機構正是為了這一目的,以確保進入和利用太空的能力,防止敵方摧毀、欺騙、破壞或劫奪它們的空間裝置,同時阻止或破壞敵方利用空間。因此,美國的軍事航天力量正與美軍特別是美空軍融為一體,已經被認為是同航空作戰部隊一樣重要的一支空間作戰部隊。將來,如果擁有了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它將是最有效的航天裝備運載工具,可為美國奪取空間優勢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美國還擬訂了有關太空防禦和進攻、組織實施以及未來需求預測等詳細方案。未來天戰的關鍵任務將包括四個方麵:一是航天支援,即發射和操縱航天器。二是航天力量支援,即在衛星導航、導彈預警、氣象、通信和情報等方麵,由太空提供服務,也叫“支援戰鬥部隊行動”。三是太空控製,也可以說是奪取“製天權”或空間優勢,即保護己方在太空運行的航天器(如衛星)和保證仍在地麵未發射的航天器繼續進人太空的能力。反過來就是要阻止敵方這樣做,包括摧毀敵方已在軌道上運行的航天器係統、破壞敵方的衛星地麵站和衛星通信鏈等。四是航天力量運用,即從太空對地麵目標實施軍事打擊。

美國不僅為太空戰做了足夠的物資準備,在天戰理論方麵也進行了足夠的準備。

美國航天司令部一直在積極吸引原在航空航天工作過的宇航員,在結束航空航天局定期飛行任務後來航天司令部,以繼續他們的航天員生涯,目的就是為航天部隊儲備人才。

美國已經有了天戰指揮人才的搖籃。1993年,美國航天司令部和空軍空戰司令部聯合組成了一所航天戰術學校,目的是為培養航天專家、飛行人員以及航天、導彈和情報部門的中級以上軍官。學員畢業後將被分配到國家和空軍航天司令部工作。迄今為止,這個學校已經培養了近百名學生。

(第三節)太空戰武器隨著宇宙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人造衛星、激光武器、動能武器等空間武器裝備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原本平靜的太空已不太平,一幕幕刀光劍影相繼在這裏上演,空間武器裝備巳成為大國間進行空間角逐的重要工具。

一、未來空戰中的預警機

安裝在預警機上的軟件,主要有五個方麵的功能,一是完成對雷達、ESM、通信等不同分係統或設備的控製;二是進行情報綜合,形成戰場統一態勢;三是提供數據庫服務;四是給出指揮引導戰鬥機的方法;五是進行命令的輸入/輸出和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