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冷戰中的航母(1)(2 / 2)

另外,第10艘“布什”號(CVN77)也在2001年就開始建造,它將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尼米茲級不僅在技術上具有其他航空母艦無可比擬的優勢,並且它也成為了美國國力的體現。尼米茲級已經成為美國推行霸權的有利武器,是其推行全球戰略的得力工具。

3.印度人的本錢

位於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度,三麵環印度洋,因此海軍對於印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獨立之後,印度的製海權思想大大強化,確定了以本土為中心,向印度洋以外海域擴張的海上發展戰略。印度把印度半島以外700海裏的海域劃為“軟控製區”。印度政府認為有必要把海軍的勢力擴展到從海灣到好望角的廣大海域,為印度遠洋商船隊護航,並為21世紀駛出印度洋成為世界級遠洋海軍作好準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印度對於發展航母十分重視。1957年就從英國購買了“大力士”號航空母艦,並進行了一係列的改裝,1961年改裝後的這艘航母被更名為“維克蘭特”號。印度成為了二戰後第一個擁有航空母艦的亞洲國家。

“維克蘭特”號的標準排水量為16000噸,滿載排水量為19500噸,艦長213米,寬24.4米,飛行甲板長210米,寬34米,可以搭載12架飛機。該艦的總功率為29420千瓦,航速為24.5節,續航力為6200海裏/23節,該艦裝備有7座40毫米炮,以及對空警戒雷達、對海搜索雷達、導航雷達等設備。

“維克蘭特”號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改裝,改裝後的“維克蘭特”號成為多功能攻擊型航空母艦,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1986年,印度海軍又將英國退役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以6000萬英鎊的價格買了下來,並進行了改裝,1987年將其命名為“維拉特”號,駛向孟買港。

“維拉特”號的標準排水量為28700噸,滿載排水量為28700噸,艦長230米,寬27.4米,飛行甲板寬44.1米,總功率為57370千瓦,航速28節,最大續航力5000海裏。該艦可搭載飛機45架,擁有對空警戒雷達、對海搜索雷達、導航雷達以及火控雷達、作戰指揮控製係統等設備。2004年印度對“維拉特”號進行現代化改裝,使其服役期延長到2010年。

在“維拉特”號航空母艦加入印度海軍以後,便與“維克蘭特”號一起組成了印度的航空母艦艦隊,作為印度海軍航空母艦特混艦隊的核心,使印度擁有了印度洋上作戰能力最為強大的一支艦隊,印度也借此成為了海軍強國。

4.無敵級——輕型航母的代表作

英國是最早建造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也是航母建造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航空母艦的建造技術絕大部分也都是英國的專利。但是二戰之後,隨著英國國力的衰弱,他們再也沒有能力建造大型的航空母艦了,於是英國海軍的造艦思路自然而然地向輕型航母的方向發展。

1980年7月,英國海軍的無敵級新航母投入現役,輕型航母以嶄新的麵貌加入到了航空母艦的大家庭。無敵級航母外表看上去像是一艘舊式航母,但它卻采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比如滑躍式飛行甲板和電動升降平台。這些技術的應用,使無敵級成為極具特色的輕型航空母艦。

無敵級標準排水量16000噸,滿載排水量20300噸,艦長206.6米,寬27.7米,甲板長36米,寬13.5米。無敵級航母首次將燃汽輪機作為航母主機,最大航速28節,續航力7000海裏,可以搭載8架“海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和12架“海王”直升機,裝備1座雙聯裝“海標槍”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座“守門員”近程防禦係統、2座“厄利孔”近防炮。

作為二戰後建成的第一艘排水量在20000噸以下的輕型航空母艦,無敵級有著出色的作戰性能,具有極強的反潛能力,是冷戰時期北約反潛攻擊的核心力量。在馬島海戰中,無敵級航母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體現出良好的區域防空能力,為英國海軍艦隊提供了安全保障,為英軍的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馬島海戰後,英國對無敵級進行了全麵的升級,加裝了近防炮武器係統,並提高了反導彈的能力。在20世紀90年代後,無敵級多次參加英軍的海外作戰行動,發揮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