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九年至萬曆五年(1560—1577)的青海西寧的塔爾寺,其中壁畫稱該寺三絕之一(另二為酥油花與堆繡)。由於該寺是紀念黃教始祖宗喀巴而建,所以其中壁畫內容多與宗喀巴有關,如以佛為中心的壁畫中也把他神化而畫在一起了。此外,就是各種密宗《曼荼羅》了。從其作風來看,很可能是出自青海五屯區的畫工之手。
清代的喇嘛寺壁畫應以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壁畫為代表。它的司西平措二樓回廓的698幅壁畫中,有許多描繪西藏人民生活的畫麵。如賽馬、騎射、角力摔跤等活動,還有些宗教事物、重大建築工程等。如《修建布達拉宮圖》、《達賴五世在北京覲見順治皇帝圖》等,又從《達賴十三世拜見光緒和慈禧太後圖》上可知壁畫不隻是順治時代作品,而是一直到清末還在製作的。此外,大昭寺的清代作品有《固始汗與第巴結嘉措》、《仙境圖》;桑鳶寺也有清代壁畫作品,但多屬於密宗諸神,滿壁皆是半裸或全裸的佛像了。
清代喇嘛寺壁畫之在北京者,應以雍和宮壁畫與布畫為代表,是乾隆九年(1744)左右的作品,其大殿左右壁有精細的佛傳故事大型壁畫與五百羅漢山圖;東西配殿中還有許多密宗神像布畫懸掛著,從其作風上看,如《綠度母》和《白度母》所示,可知是與塔爾寺壁畫作風完全一致的。
墳墓壁畫
關於墳墓壁畫,明清兩代更屬少見。
明代墳墓壁畫遺跡,有1954年在浙江嘉善陶家池發現三座明墓壁畫;一座畫著男女侍仆,另一座“在東壁畫一個穿官服的人遇見兩個仙人,襯以墨繪竹石,西壁畫二老者觀瀑布,襯以鬆石等背景。後壁繪有日、月和雲彩,”第三座墓因墓頂漏水而剝蝕嚴重,壁畫隱約可見有佛像二。
1955年在山西榆次貓兒嶺發現有嘉靖七、八年(1528—1529)的明墓一座,墓室四壁均有壁畫,內容有乘馬出行,家居對坐,以及守門、侍者、擔物人等。顏色以黑、藍、白、紅為主,線條輪廓都較寫實而生動。
1980年在石家莊市郊之陳村又發現一座雕磚及壁畫墓,其北壁中央砌雕磚五塊,雕帷帳、鳥、銜魚等圖,並有題記:“大明弘治六年(1492),住墓人劉福通,妻李氏,繼妻武氏,子五人,營匠吳榮、張福才、吳泰。”題記不但說明時代及墓主人,而且也知道了造墓的工人,這卻是新鮮事,壁畫內容:東側繪墓主人劉福通坐像,兩側繪其二妻坐事。壁畫內容:東側繪墓主人劉福通坐像,兩側繪其二妻坐像及侍童侍女;西壁北側繪母子圖,南側繪升天圖;南壁繪持幡人物及侍童圖。壁畫線條流暢寫實而生動,在明代墳墓壁畫中也算少見的作品了。
版畫的繁盛
內府刻書業明代在宮廷內府也有刻書業的專門管理機構,由司禮監主管,征集四方繪、刻、印的高手,繪製印刷出版各類圖書。它繼承了元朝內務府的製度而更加發展完備。內府的版畫題材以政治、宗教等內容為主,以精工細致見長,富麗堂皇之中往往缺少生動的靈氣。明正統五年(1440年)內府刊《正統道藏》中的大量插圖,印製得很精美,這對民間的版畫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洪武、永樂、宣德、成化等幾乎曆代都有刻工精麗的內府版畫。
徽派版畫的興起明代中葉以後,版畫得到了空前發展,至萬曆年間達到了高峰。這一時期的徽派版畫異軍突起,漸漸冠壓群芳。自15世紀以來,徽派版畫的刻製即聞名於時,高手如林,其中尤以黃(黃應麟等)、汪(汪忠信等)兩個家族最為突出。明清兩代新安黃氏一族所刻書達200餘部,刻圖者多至100餘人,已成為一支陣容龐大的版畫勁旅。其中不少刻手能文善寫,富於藝術才能,故有可能推動版畫藝術的由粗圖臻於精美。在1582年黃鍵刻的《目蓮救母戲文》尚未脫去粗略的作風,但至20年後,徽派已進入級為成熟的黃金時代。此時徽派版畫風格精細秀美,多線紋柔細,人物修長,表情似笑非笑,布景兼及室內外,細節刻畫更為繁密精麗。作品有《養正圖解》、《古列女傳》、《人鏡陽秋》等。
徽派影響下的各地版畫在徽派版畫以典雅、精麗、工巧、生動的風格暢行於世之際,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蘇州等刻書中心的版畫插圖藝術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杭州的秀麗華貴;蘇州的小巧纖弱;至於南京的版畫,開始較為古樸,後因地近徽州,作風也類乎徽派了。也不僅南京如此,當時因徽派版畫的繪圖、鐫刻與印刷皆精,在各地版畫中遙遙領先,所以各地書商不惜重薪聘用徽派刻手。徽派的畫家、刻手與書商亦到南京、杭州、蘇州等地設肆工作。在各地畫家與刻手的交流下與競爭中,創造了一種比《目蓮救母戲文》更成熟的風格。這種版畫插圖,人物表情與相互關係更加自然,善於細膩地刻畫人物心理,並以景物烘托氣氛。代表性作品有新安黃一彬1618年刻於杭州的《青樓韻語》,有徽派刻手洪國良與杭州高手項南洲在1638年刻於杭州的《樂府吳騷合編》,還有明末蘇州人瑞堂刊本《隋煬帝豔史》等。
清代版畫清初版畫依然十分興盛,除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1648年湯尚等所刻蕭雲從畫《太平山水圖》已非一般地方誌的插圖,而具有了獨幅風景版畫的意義,刀法運用更是錯綜複雜,窮極變化,呈現了徽派版畫的新突破。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貞的《耕織圖》,1717年所刻冷枚畫《萬壽盛典圖》,則反映了殿版木刻的水平。繼《顧氏畫譜》與《十竹齋畫譜》之後,在1679年出版了運用“餖版”的《芥子園畫傳》初集,由金陵畫家王概兄弟據明李流芳稿本增輯繪製。其後則又出版了二、三集以及四集,廣為流傳,於是借助版畫的功能,《芥子園畫傳》成為了從摹習古法掌握前人經驗與程式入手的繪畫教科書。
銅版版畫的製作,工藝程序複雜,代價也很高,所以,在我國主要是清宮廷進行銅版版畫的製作,而民間沒有推廣起來。
雕刻銅板印刷是由意大利金匠腓納求賴於公元1452年發明的。康熙時曾將歐洲傳教士帶來的印刷術用於地圖的製作。康熙三十五年(1696)有武英殿銅版印本《禦製耕織圖詩》及《避暑山莊詩圖》,此為中國早期的銅版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