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龐大的閱讀群顯然為報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報刊經營者可以針對不同受眾,細分報刊市場。無論是中年、青年讀者,還是兒童、老年人或是殘疾人等,都不難在市場上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報刊。
競爭激烈的中國報刊市場,存在著不小的風險,但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外國傳媒集團對於進入中國仍然躍躍欲試。有的國際傳媒集團已經成功地打入了中國報刊市場。
中國報刊業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也是雙向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已創刊20多年,該報在海外設立了11個印點,發行到86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在海外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最近幾年,除了《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取得良好的海外發行成績以外,新興的晚報、都市報,比如《新民晚報》、《今晚報》、《廣州日報》等,相繼在不同國家出版了華文版報紙。中國整體上報紙的“走出去”到海外發行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這些到海外“試水”的晚報或是都市報,盡管沒有收到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但對於提升報紙檔次、品味和影響力,無疑收獲不小。這種作法,也說明中國報刊從業者長遠的經營眼光,顯然,他們十分珍視旗下報紙的發展前景——或許,有朝一日,中國報紙或期刊在某個領域也能誕生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
報刊發行業務沿革
中國最早的報紙隻在封建統治機構內部發行,讀者對象是分封在各地的皇族、官吏和 封建王朝的上層人士,由政府設置的郵驛傳送。到了明代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民間可 以設立報房,出版報紙或公開叫賣或接受訂戶。清末民初,報刊有很大發展。發行方式有以下 幾種:
(1) 報社自設發行機構,直接辦理本市、外埠讀者訂閱或零售批發。市內訂戶由報社雇用 送報員投送。外埠通過郵局按新聞紙郵寄。
(2) 報社通過本市、外埠的批發機構發行,不直接辦理訂閱或零售業務;
(3) 報社不設發行機構,報紙全部由私營派報社包銷。
後來在北京出現了一些報館聯合開 辦的報紙發行市場,通過報販層層批發零售;有的直接投送預訂戶,有的設攤零售或沿街叫賣 。雜誌一般由書店經銷。這種發行方式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
在中國革命根據地,報紙發行主要通過赤色郵政(交通局)傳遞。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 期,各解放區先後成立郵、交、發三位一體的戰時郵政,承擔報刊的發行傳送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根據“全國報紙經理會議”和“第一次全國人民郵政會議”決 議,經中央批準,決定在我國報刊發行實行“郵發合一”的體製。報紙於1950年起陸續交郵局 發行,雜誌發行工作於1953年從新華書店和中國圖書發行公司全部轉移給郵政部門,“郵政合 一”初期,雜誌發行沿襲書店的發行方式,讀者可以隨時直接向報刊出版地郵局訂閱各種雜誌 ,然後由出版地郵局在雜誌出版後按期向訂戶直接寄發。為適應報刊發展的需要。1953年對報 刊發行方式進行了兩項重大的改革:
(1) 將大批報刊直接訂戶從發報刊局轉移到當地郵局。
(2) 將訂銷局與發報刊局之間直接要數結算關係,改為省郵電管理局彙總後向發報刊局要 數並統一結算。
這是“郵發合一”以後報刊發行過程的一次重大改革。
為加強報刊發行業務管理,郵政總局決定自1988年1月1日起進行報刊發行中心局的試點工 作,由各省確定一部分地、市局為報刊發行中心局負責轄屬訂銷局的報刊定單審核、彙總、要 數、結算和二次分發報刊;其工作程序是:
彙總要數係統;分支機構——訂銷局——中心局——發報刊局。
封發報刊係統:發報刊局——中心局——訂銷局及其分支機構。
中心局的試點工作1988年開始在江蘇省蘇州、南通、河北省承德、滄州四個局試行。199 0年1月起在全國試行,到1992年,在16個省建立了27個中心局。
1988年以後,部分報刊社實行報刊自辦發行。其發行過程主要是通過組織係統或自行組織 零售網點發行報刊。運輸則通過郵政、鐵路和公路。
結構 由宣傳、收訂、要數、彙總、結算、通知印數、分發、運輸、投遞和零售等10個 作業環節構成。
(1) 宣傳 為了擴大報刊發行量,在報刊集中收訂期間,全國各地郵政發行部門組織大規模 的報刊宣傳推廣活動。向廣大讀者介紹報刊內容、訂閱辦法、收訂時間、廣泛征集訂戶。
(2) 收訂 一般采取三種形式:窗口收訂,在郵政局營業窗口,受理讀者訂閱報刊;上門 收訂,郵政局派出取費員,到讀者家裏收訂報刊;通過社會報刊發行站在機關單位內部辦理本 單位公、私訂戶訂閱報刊。
(3) 要數 報刊訂銷局在規定的日期內將收訂的各類報刊,分別逐種計算出收訂總份數, 加上需要的零售數,填寫報刊定單,向主管省郵電管理局發行部門要數。
(4) 彙總 省郵電管理局發行部門接到所屬報刊訂銷局的報刊定單後,經過審核、彙總, 計算出各種報刊的全省總份數,填寫“報刊彙總定單”,向相關發報刊局要數。
(5) 結算 省郵電管理局發行部門根據報刊定單向所屬訂銷局結算報刊款,發報刊局根據 報刊彙總定單向各省郵電管理局結算報刊款,同時對報刊社會進行報刊款結算,通知印數,發 報刊局根據各省報刊彙總定單,經過審核彙總每一種報刊的全國總訂數,填寫“報刊要數通知 單”,分別向各報刊社訂貨。
(6) 分發 報刊出版後由出版單位或印刷廠送到發報刊局指定地點,經驗收後,按訂銷局所 要份數進行點數分發,封裝後交郵運部門。
(7) 運輸 郵運部門按照報刊發運時限要求、發運次序、將報刊發運到各訂銷局。
(8) 投遞 訂銷局收到報刊後,經過進口分發,投遞員按投遞卡上的戶名、地址,將報刊迅 速準確地投送給訂戶。
(9) 零售 報刊出版後,訂銷局通過自辦或委辦零售點,將報刊銷售給讀者。投遞零售都是 報刊發行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
收訂、要數、彙總、結算、通知印數是報刊發行的數據傳輸過程;分發、運輸、投遞、零 售是報刊發行的實物傳遞過程。報刊發行的10個作業環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由訂銷局(市縣 郵電局)、省郵電管理局發行部門和發報刊局(報刊接辦局)三個部門共同完成。訂銷局負責 組織所屬分支機構進行報刊發行的宣傳、收訂、零售和投遞工作,並向省郵電管理局要數。省 郵電管理局發行部門負責接收所屬訂銷局的報刊要數單、審核彙總、向發報刊局要數,並與所 轄訂銷局結算報刊款。發報刊局負責辦理報刊接辦、與出版單位簽訂發行合同、接收省郵電管 理局報刊彙總定單、向報刊社會通知印數及報刊分發、交運工作,並與各省郵電管理局、報刊 社結算報刊款。
報刊發行過程組織原則
報刊發行過程具有全程全網聯合作業的特點。
首先,報刊發行過程中各個環節都 必須樹立整體觀點,上下環節密切配合,互相協作,建立會網統一的規章製度,保證報刊發行 任務的完成。
其次,報刊具有時限性很強的特點,報刊發行的各個環節必須遵守統一的分段作 業時限要求,簡化作業程序,減少重複勞動,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把報刊傳遞給讀者。
第三要不斷改善服務,擴大服務網點,為讀者訂購報刊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要。
第四,報刊發行工作也是一項經濟工作,組織發行過程既要注重社會效益,又要講求經濟效益 。以最少的人力、財力、物力消耗為企業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報刊發行的基本過程
通知出版情況 通知出 編發報刊目錄 版情況 訂銷局 省局定單 發報刊局 處理部門 委托發行宣傳讀者收訂要數彙總結算通知印數報刊社通知印數投遞運輸分發印刷廠零售交貨
報刊發行業務發展
為適應報刊出版事業的發展,中國報刊發行除利用郵政發行的主渠道外,將進一步運 用社會力量,通過國營、集體、個人多種成分,多種渠道和多種方式發行報刊。在作業方式方 麵已開始從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逐步使用電子計算機、捆紮機、報紙自動分發流水線進行報刊 收訂、訂單處理、帳款結算、封發報刊。隨著報刊發行新技術的利用推廣,郵政報刊發行的生 產能力進一步擴大,報刊傳遞時限進一步加快,更好地滿足出版部門和讀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