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解放東南歐(3)(3 / 3)

同時,南斯拉夫第4集團軍,於3月20日開始在其左側向裏耶卡和的裏雅斯特實施進攻。3月底,部隊抵達裏耶卡的遠接近地,部分兵力登上帕格島和拉布島。

南斯拉夫第2集團軍渡過博斯納河,占領多博伊並前出到烏納河。該集團軍發展進攻,於4月底解放烏納河下遊一些居民點,並經多次激戰於5月6日解放了卡爾洛瓦茨市。

整裝待發的第1集團軍方當即作出了一些調整,並於4月12日,在美麗的多瑙河與薩瓦河之間與德軍同旋,最後瞄準時機朝敵軍守衛最為薄弱的地方一擊成功,當日便解放了武科瓦爾市。4月22日,部隊進抵敵人在賈科沃地區的第二防禦地帶,並從行進間突破防禦,繼續實施進攻。至5月3日,又擊退伊洛瓦河地區敵軍的抵抗,迅速向薩格勒布挺進。

南斯拉夫第3集團軍也積極參加了行動,於4月13日強渡德拉瓦河,不久解放了瓦爾波沃和奧西耶克市。部隊的進攻與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密切配合。4月15日,南、保兩國軍隊共同解放了下米霍利亞茨。作戰過程中,多瑙河區艦隊擔負炮火支援,並輸送1500名登陸兵於奧帕托維采地域登陸,有效地支援了南斯拉夫部隊。

在1945年3、4月間,南斯拉夫人民軍務部隊在德拉瓦河至亞得裏亞海岸的戰線上展開了總攻。而與此同時,在敵人的後方,南斯拉夫軍務兵團也開始積極作戰。例如,第4軍和第11軍從後方發起突擊,協助第4集團軍粉碎敵軍第15軍主力集團,解放了敵重要支撐點比哈奇市,並以積極行動破壞敵軍調動,不讓敵機動兵力兵器,從而有力地配合了第4集團軍勝利前進。3月中旬,根據南斯拉夫總參謀部指示成立了薩拉熱窩部隊集群作戰參謀部,所屬第2、第3和第5軍務兵團和部隊受領了解放薩拉熱窩的任務。戰鬥全麵展開,敵軍遭重創,並於4月6日被迫撤離薩拉熱窩市。在東波斯尼亞進攻戰鬥中,第2集團軍得到在敵後的第3、第5軍務師的援助。在希雷姆正麵地段,第6軍和第10軍各師與第1、第3集團軍密切協同。而遊擊隊和遊擊小組通常都在敵後兵團指揮員的領導下聯合行動。德軍頑抗,企圖撤至奧地利和德國境內。在裏耶卡接近地、斯拉沃尼亞—布羅德附近和伊洛瓦河上的戰鬥,以及爭奪卡爾洛瓦茨市的戰鬥最為艱苦。南斯拉夫第4集團軍前出到南斯拉夫與意大利舊邊界後,立即封鎖了裏耶卡港口,並於4月30日抵達的裏雅斯特。第9、第7軍和第4、第11軍的部隊,在敵後襲擊敵軍交通線,協同第4集團軍進攻的裏雅斯特。4月底,第4、第11軍的隊伍編人第4集團軍。第9軍完成從西麵封鎖的裏雅斯特的任務後,參加了對該市的強攻。

戰況對敵軍來說真是到了窮途末路的份上,尤其在激烈的雅斯特一戰中,敵軍損失巨大,隻得放棄苦心經營的一個個街區,另謀生路去了。5月1日,除2個不大的敵軍集群仍在負隅頑抗外,該市幾乎完全解放與南軍一起參加戰鬥的還有5月2日進人該市的盟軍新西蘭第2師所屬部隊。攻城結束後該營被命名為蘇聯第4突擊營。至5月7日,南軍徹底粉碎了伊斯的利亞半島和斯洛文尼亞沿海敵軍的抵抗。南軍解放的裏雅斯特市大大出乎英、美軍的意料之外。駐意大利北部盟軍軍事指揮部令其所屬軍隊趕在南軍解放該市前進人,未遂。於是又要求南軍從該市和伊斯的利亞半島撤出,遭南軍嚴詞拒絕。5月15日,英、美政府以最後通牒方式給南斯拉夫發出照會,繼續堅持上述無理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曾致信杜魯門,公正評價南斯拉夫人民在戰勝德軍中的巨大貢獻:“以我所見,必須注意到這樣的事實,即正是南斯拉夫軍隊把德國侵略者從伊斯的利亞一的裏雅斯特趕走,從而為盟國的共同事業立了大功。”

為了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南斯拉夫政府顧全大局,接受了盟國的要求。6月9日,以南斯拉夫為一方,以英、美為另一方,在貝爾格萊德簽訂了關於尤利亞克臘伊納的臨時協定。據此,的裏雅斯特和伊斯的利亞半島西部沿岸由英、美軍事指揮部接管。與此同時,協定還專門強調,所達成的協議並不排斥將來解決尤利亞克臘伊納問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