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烏克蘭第2方麵軍重新開始進攻。其左翼和中央連續5天企圖從北麵和西南麵實施迂回,以圍殲敵軍集團,但未能奏效。第46集團軍強渡多瑙河後,在西岸奪取了一個不大的登陸場,但由於兵力不足,未能從西南進逼布達佩斯。這樣,以一個方麵軍攻占布達佩斯的第三次嚐試又未成功。不過,烏克蘭第2方麵軍解放了蒂薩河與多瑙河之間地帶,切斷了敵軍布達佩斯集團向北退卻之路。
在烏克蘭第3方麵軍第57集團軍強渡過多瑙河之後,在西岸巴蒂納和阿帕廷兩地域奪取了登陸場。一直到12月9日前,集團軍已前出到巴拉頓湖以南地域。從11月下半月起編入該方麵軍的近衛第4集團軍開始在多瑙河右岸投入戰鬥,並與烏克蘭第2方麵軍第46集團軍會師。從此,蘇軍有了向敵軍布達佩斯集團後方實施突擊的可能。
12月1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頒布關於烏克蘭第2。第3方麵軍同時圍殲布達佩斯集團的訓令。在多瑙河西岸作戰的第46集團軍轉隸烏克蘭第3方麵軍。
而此時的蘇、德兩軍的情況大體是這樣的:烏克蘭第2方麵軍有39個步兵師、2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2個騎兵軍。2個築壘地域、14個羅馬尼亞師。烏克蘭第3方麵軍(第46。第47集團軍和近衛第4集團軍)有31個步兵師、1個海軍陸戰旅、1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1個騎兵軍和1個築壘地域。在該方麵軍編成內作戰的還有保加利亞第4集團軍。空軍第5、第6集團軍航空兵和多瑙河區艦隊艦艇負責對方麵軍地麵進攻行動實施火力支援。南斯拉夫第3集團軍在烏克蘭第3方麵軍以南行動。蘇軍兩個方麵軍當麵的敵人為南方集團軍群和F集團軍群一部,共引個德國師和匈牙利師另2個旅,其中包括9個坦克師、4個摩托化師、1個摩托化旅、1個騎兵旅以及第4航空隊的大量航空兵。
與此同時,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給烏克蘭第2方麵軍下達的命令是由沙希地域向凱貝爾庫斯特總方向實施突擊,在奈斯梅伊、埃斯泰爾戈姆地段進抵多瑙河,阻止布達佩斯集團向西北退卻。與此同時,方麵軍應以部分兵力從東麵向布達佩斯進攻。烏克蘭第3方麵軍受領的任務是,由韋倫采湖地域向北麵,即向比奇凱方向實施突擊,在埃斯泰爾戈姆、奈斯梅伊地域進抵多瑙河岸,並與烏克蘭第2方麵軍會合,切斷布達佩斯集團西退之路。方麵軍的部分兵力應由比奇凱地域向布達佩斯進攻,並與烏克蘭第2方麵軍協同攻占該市。烏克蘭第3方麵軍還應在布達佩斯以西及其西南50~60公裏處構成對外正麵。
12月20日,蘇軍對敵軍布達佩斯集團再次發起進攻,進展順利。至12月26日日終前,烏克蘭第2、第3方麵軍在埃斯泰爾戈姆地域會合,完成了對敵軍布達佩斯集團的合圍。盡管敵軍在坦克方麵居優勢,但蘇軍烏克蘭第3方麵軍在激烈的戰鬥中不僅阻止了楔人其防禦的德軍反突擊集團的進攻,而且將該集團逐回出發陣地。烏克蘭第2方麵軍一部1945年1月上半月對科馬爾諾的進攻,對破壞敵軍反突擊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