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殷商的興起,在於重用了了解夏國情況的伊摯;周朝的興起,在於重用了了解殷國情況的呂牙。所以,聖明的國君和賢能的將帥,能憑過人的智慧馭使間諜,就一定能建樹大功。這是用兵的關鍵,三軍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來決定其行動。
【解析】
用間,即使用間諜,在戰爭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不乏成功的間諜影響戰局甚至扭轉曆史進程的例子。“情報戰”、“信息戰”之波譎雲詭甚至不亞於戰場上的搏命廝殺。孫子說,用間的緣由是為了獲知敵情,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何知彼呢?當然要從一開始就做好計劃,間諜戰是在戰爭打響之前很早就開始進行的了,總不能等到敵人都出現在視野範圍內再去觀察敵情吧,所以,用間是必需的。用間既是個技術活,也是個投入巨大的工程,所以孫子一開始就說,不肯往間諜工作上花錢的國君,簡直就是不仁不義,不配做君王。為什麼呢?戰爭本來就是日費萬金的事,付出這麼大代價為的是最後的勝利,身為一國之君,隻要對這場戰爭取勝有利,還會吝惜開展間諜工作的那一點錢嗎?
間諜工作舉足輕重,然而也危險萬分,不光間諜本身是在刀尖縫裏幹活,花重價培養和使用他們的國君或將領也不敢絕對保證一個間諜的忠誠度和情報的可信度,自己的間諜有被別人收買的可能(即反間),有被別人利用和欺騙的可能,假情報是敵人設下的致命圈套;另一方麵,自己一方又要想方設法買通敵人的間諜、欺騙和利用敵人的間諜,為對手送上一份假情報。由此可見,間諜的運用是需要極為高明的手段、極為高超的智慧才能操控得了。
間諜又是一種古老的工作,從很早以前,有了兩軍作戰就有了刺探情報的間諜。
【故事一】
夏朝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君主太康,本是開國君主啟的兒子,他終日遊獵,不理政事,最後被有窮氏的首領後羿奪去了政權。各部落首領都對太康的荒唐感到不滿,又懼怕後羿的勢力,誰也不來幫助他。太康後悔不及,隻好在陽夏築了一座土城居住下來。二十七年後,太康病死於陽夏。
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傀儡君主。然而後羿也同太康一樣耽於逸樂,四出打獵,把政事都交給自己的親信寒浞,結果寒浞使詭計將後羿殺死了,這還不算,他又到處追殺仲康的兒子相,最後相被寒浞逼迫自殺。不過,當時相的妻子已經有了身孕,相死時,她顧不得失去丈夫的悲痛從狗洞裏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了兒子少康。
少康,又叫杜康,在外家逐漸長大。他發憤圖強,立誌奪回天下。後來他逐漸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和軍隊。於是少康四處招攬人心,各方勢力都歸順於他。少康先派自己的兒子季杼攻滅了寒浞的次子殪,以削弱敵方力量。
後來,少康又派將軍女艾去偵察寒浞的長子澆的虛實。女艾不僅忠心耿耿,而且智勇雙全。女艾接受任務後,便喬裝打扮來到寒浞的統治中心,成功贏得了澆的信任,源源不斷地把澆的情況報告給少康,女艾的間諜活動為少康提供了寶貴的情報,後來少康等一切準備就緒後,便迅速出兵,一路勢如破竹,攻克舊都,誅殺了寒浞,奪回王位,建都陽夏。
女艾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間諜,少康是我國第一個使用間諜的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