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指無意識中突然興起的神妙能力,即不用平常的感覺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在心理學上又稱為“遠隔知覺”。靈感主要是用來解釋這樣一種現象:人們有時對一個問題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卻總也找不出解決的辦法,然而,在偶然的時機,由於受到某種事物的啟發(這種事物甚至可以與思考對象毫不相幹),突然頓悟,茅塞頓開,而使問題得到創造性的解決。靈感在軍事領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軍事家往往能想出奇謀妙計,在很多情況下得益於靈感的發生。軍事曆史上,田單妙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朱可夫巧用探照燈震懾德軍、埃軍巧用高壓水龍頭“衝破”巴列夫防線,都是靈感發生的結果。其實,靈感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它隻屬於長期堅持艱苦勞動並善於思考的人。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經形象地說:靈感是這樣一位客人,他不愛拜訪懶惰者。因此,有誌於培養靈感的人,隻有平時養成勤思考、善用腦的習慣,在危急關頭,靈感之光也能放射出來。
提高智謀水平,如果把眼光練到了他們這樣的水平,你何愁什麼人、什麼事物看不透?所以說,提高智謀水平,需要練什麼?就是要練識、練心、練膽、練眼。當然,僅僅是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在其他方麵加以注意。
一是掌握辯證方法。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它反映了物質世界最普遍聯係和不斷運動變化的統一整體。辯證的規律是物質世界自己運動的規律,它教導人們要善於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並據此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要提高智謀能力就必須真正掌握唯物辯證法。這是因為,唯物辯證法作為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諸多方法中最為科學、最為合理的一種。首先它主張毛澤東同誌所說的“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作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係著和互相影響著。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智謀的生成,無不依賴於對事物內部及與其相互影響的諸事物的關係的切實把握上。也就是說,隻有把握事物的內部發展規律,把握事物相互聯係的諸矛盾,才能產生正確的計謀與策略。其次,它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矛盾著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麵或多個方麵,它們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互相聯結、依存,同時又互相排斥、鬥爭,又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滲透、轉化。正是由於對立麵的既統一又鬥爭引起了對立麵的轉化,事物才發生質的變化和飛躍,矛盾的統一體才發生分解和破裂。而智謀的生成,正是建立在對這一規律活用基礎之上的,隻有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去認識事物,並確定指導原則和方法,才能產生高超的計謀與良策。因而,要提高智謀能力就必須真正掌握唯物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