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即“文化大革命”,全稱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從1966年5月開始到1976年10月結束,曆時十年,是一場在中國現當代曆史上空前的政治運動,對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是一場浩劫和災難。
“文革”的“導火索”是對曆史劇《海瑞罷官》的批判。1959年,毛澤東在上海看了湘劇《生死碑》和《明史·海瑞傳》之後,提出要宣傳和學習海瑞,說海瑞雖然罵皇帝,但對皇帝還是忠心耿耿。同年6月16日和9月21日,北京市副市長、曆史學家吳晗在《人民日報》上連續發表了雜文《海瑞罵皇帝》和《論海瑞》,又在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的再三催促下,創作了曆史劇《海瑞罷官》,1961年初在北京首演。但是,江青和康生把劇中的海瑞與在廬山會議上被免職的彭德懷聯係在一起,並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在江青和張春橋的直接授意下,姚文元十易其稿《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經毛澤東親自審定後,於1965年11月10日在上海《文彙報》發表,各地報紙轉載,卻遭到北京市市長彭真拒絕。1965年11月29日,在政治高壓下,《北京日報》不得不同意轉載,隨後,《人民日報》等中央主要報紙均予轉載。
1966年2月,根據彭真在五人小組上的講話精神擬定的《關於當前學術討論的彙報提綱》(即《二月提綱》),竭力將對《海瑞罷官》的講座控製在學術範圍內。4月,毛澤東親自主持政治局擴大會議,對彭真進行了批判,並決定撤銷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二月提綱》和“五人小組”。5月8日,《解放軍日報》發表署名“高炬”的《向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開火》,5月10日,上海的《解放日報》和《文彙報》又同時發表了姚文元的《評“三家村”〈燕山夜話〉、〈三家村劄記〉的反動本質》,5月11日,全國各地報刊轉載。同日,彭真領導的北京市委解體。
196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真與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被定性為“反黨集團”,並通過了由康生、陳伯達起草,經毛澤東多次修改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宣告了“文革”的開始。
“文革”開始後,文藝界遭到滅頂之災。除魯迅被“神化”,郭沫若、茅盾受到周恩來特別保護外,包括周揚在內的絕大多數作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鬥、勞改和迫害,幸存者也都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殘。鄧拓、葉以群、老舍、傅雷、周作人、趙樹理、羅廣斌、田漢、孟超、魏金枝、陳翔鶴、海默、肖也牧、楊朔、司馬文森、麗尼、聞捷、李廣田、邵荃麟、侯金鏡、巴人、豐子愷等200餘位著名作家和文藝家,都先後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