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產量難以滿足前線需求,G43沒有大規模配發前線普通士兵替換Kar98k。盡管它在數量上沒有全部裝備前線軍隊,但是它被認為是一種質量不錯的半自動步槍。
雖然G43比手動裝填子彈的步槍射擊速度更快,德軍士兵對G43褒貶不一,一方麵它遠射程精度比不過Kar98k,一方麵它射速比不過使用了短藥筒槍彈的StG44突擊步槍。
G43步槍也被賦予了更廣泛的用途。G43以及Kar43裝備瞄準具還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來使用,並且非常出色。例如當加裝ZF41或ZF42瞄準鏡之後,G-43半自動步槍就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使用並頗受好評。
戰爭後期的德國由於原料的不足,加之時間緊迫以及技術缺乏,同其他大多數德軍裝備一樣,G43在製作工藝上越來越簡陋,昂貴的木製槍托以及其他木料部分被非常薄的木頭代替,槍托底部改為罩杯式衝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了鋼製衝壓件。戰爭畢竟也是生產力的較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真正的大量裝備半自動步槍的隻有美國,蘇聯軍裝備的STV-40,德國裝備的G43,都沒有大規模裝備成為步兵主要的步槍。
結構特點
G41/43配備了標準的857毫米彈藥。最初的G41步槍所采用的導氣係統是由工程師Mauser設計的,這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導氣係統,它並不是像通常步槍那樣由氣體口岸排出氣體,而是用槽孔引導氣體進入集氣筒。在進行連續射擊時,槍機後坐會帶動擊針運動,並壓縮導管內的複進簧,使複進簧平穩運動。
但後來德國人發現該導氣係統存在著諸多問題。此外由於設計上的過於精密,它容易積垢這使得士兵們不得不對之作頻繁的清潔,因此G41不大受前線士兵的歡迎。
通過實戰,德國人發現G41的槍體拆卸工作也相當困難,但它的可靠性卻並不比蘇軍的SVT-40步槍更高,此外G41的槍身全重大且造價昂貴,這些弱點的暴露使得德國人下決心對G41進行改進,而這就是後來的G43半自動步槍。
G43的螺栓機製與G41大同小異,但它采用的導氣係統是SVT-40的長行程活塞式導氣係統,該係統久經實戰檢驗。它的閉鎖係統的可靠性也很高,一名有經驗的士兵在使用G-41/43步槍時可達到50-60發/分。因此從槍支內部設計上看G43在技術上並不輸給M1式伽蘭德步槍。
重新設計的G43步槍隨即被大批量生產。它采用了大量衝焊熔鑄工藝的零部件,非常適於機械加工廠的大批量生產。此外G43的零部件也與G41有著很大的通用性,但與G41不同的是G43從一開始就沒有設定刺刀座。有意思的是,G43步槍的槍栓位於槍機左側,似乎是為照顧左撇子射手而設計的。
G43狙擊步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德軍狙擊手除了使用堪稱經典的毛瑟Kar98K狙擊槍外,還廣泛使用了主要配發狙擊手使用的G43半自動狙擊步槍。同普通型G43相比,G43狙擊型在複進機匣外增加了瞄準鏡固定槽,可裝上帶固定座的製式瞄準鏡。
1944年上半年有5萬枝G43阻擊型半自動步槍投入前線。在使用G43參加戰鬥的德軍狙擊手中,一些人認為這種槍不好,因為它的有效射程隻有400米,精度也不高,並且太重了。有的狙擊手則認為G43不錯,因為它性能可靠,射擊時的感覺和毛瑟Kar98K差不多。
最主要的是,采用10發彈匣的G43半自動步槍射擊速度比手動的毛瑟Kar98K快多了,適合在敵人進攻時進行狙擊。有些德國狙擊手在盟軍後方活動時,則為G43裝上曳光彈,從遠處連續射擊盟軍的油料車,直到目標成為一團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