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衰老的“糖基化理論”(1 / 1)

衰老不是由“麵容”來判斷的,而是由身體控製血糖的能力來判斷的。血糖失控是衰老的第一信號。這個理論是英國海軍軍醫克裏夫(T·L·Kleave)在1974年提出來的。

我們人類吃進去許多澱粉類的食物和糖。這些食物在身體裏邊會被轉化為葡萄糖。當這些葡萄糖流進我們的血管的時候,如果我們的胰腺正常,在胰腺的一個控製中心,叫郎格漢斯島,就會指揮胰腺分泌出胰島素,將這些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和甘油三脂。糖原送到細胞裏邊去轉變成能量,甘油三脂則儲存為脂肪。如果胰腺存在障礙,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完成葡萄糖轉化為糖原的工作,那剩餘的葡萄糖就會使我們的血糖升高。當血管裏邊葡萄糖濃度偏高的時候,這些葡萄糖就可能粘附在蛋白質上,這個過程就叫做“糖基化”,或稱蛋白質的“糖化反應”。蛋白質被糖化,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改變原來的蛋白質結構,破壞蛋白質原有的功能,甚至阻礙某些蛋白質的合成,從而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危害。由於血糖偏高容易導致糖基化,因此,抗衰老的第一要義是控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