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1 / 1)

鸚鵡螺號核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驅動的潛艇,1952年6月開工建造,1954年下水,宣告核動力潛艇的誕生。“鸚鵡螺”號核潛艇的命名是為了紀念1801年美國人R富爾頓建造鸚鵡螺號潛艇,它是一艘以風帆為動力的潛艇,水下采用手搖螺旋槳推進器推進。

“鸚鵡螺”號核潛艇,1954年下水,正式服役,1957年1月17日開始試航。1958年,首次成功地在冰層下穿越北極。1980年退役。

“鸚鵡螺”號核潛艇總重2800噸,比舊式潛艇大得多。艇長97.5米,寬8.4米,吃水6.7米,水上排水量3700噸,水下排水量則達4040噸;配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8枚魚雷;下潛深度為200米,潛航時最高航速達20節;可在最大航速下連續航行50天、全程3萬公裏而不需要加任何燃料。

該艇與當時的普通潛艇相比,航速大約快了一半。整個核動力裝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艇體外形與內部、動力儀器與作戰裝備,都是最精密的科學產品,用流線型的外貌與簡便的控製裝配起來,與普通潛艇相比,“鸚鵡螺”號艇體外殼顯得更為厚實,在深海中行進時,憑其特裝的聲納,可以自由探路,絕無觸礁撞石的危險。

“鸚鵡螺”號的成功,立即引起蘇聯海軍的嚴重不安和奮起直追。1959年,蘇聯海軍建成自行研製的首艘核動力潛艇,一時間掀起了一個核動力潛艇的發展浪潮。

在五個核大國中,美國率先實現了潛艇全部核能化,英國、法國也在90年代基本實現了潛艇核能化。俄羅斯雖然在核潛艇建造數量上是世界之最,但仍保留了一部分常規潛艇,而中國還是以常規潛艇為主。在世界其它國家中,除了印度租借過俄羅斯一艘核潛艇外,均因各種原因沒有裝備核潛艇。

核潛艇雖然先進,但也存在著技術複雜、造價昂貴、隻適合在深海使用的弱點,一般國家往往沒有戰略需要,或是沒有經濟和科技實力,所以迄今世界上隻有五個核潛艇大國。

1951年,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由海軍上將海曼·裏科弗提出的建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決議。1951年12月12日美國海軍部宣布將這艘核潛艇命名為“鸚鵡螺”號,編號為SSN-571.“鸚鵡螺”號核潛艇於1952年6月14日開工製造,1954年9月30日開始下水航行。

1955年1月17日,“鸚鵡螺”號核潛艇正式進入美國海軍現役編隊,到1957年2月4日為止,“鸚鵡螺”號核潛艇在沒有補充燃料的情況下航行11萬餘公裏,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水下航行。

1958年8月,“鸚鵡螺”號從冰層下穿越北冰洋冰冠,從太平洋駛進大西洋,完成了常規動力潛艇所無法想象的壯舉。這之後,美國宣布以後不再製造常規動力潛艇。此後,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相繼製造了本國的核潛艇。

該艇1980年3月3日退役。25年間共航行50萬多海裏。該艇的退役屬於1級退役(即隻取出堆中的核燃料,而反應堆和其它設備仍保存在潛艇中封存)。由於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艘核潛艇,1985年將其運至美國格羅頓潛艇博物館作為曆史文物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