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對於軍人和戰犯,尤其是得罪過美國人的戰犯,是分得相當清楚的,別指望美國人會輕饒了他們。
二百四十
伊藤整一在從1941年9月1日到1944年12月23日,這三年零四個月的時間裏,擔任軍令部次長,就時間的長度來說是空前絕後的。這中間換了三任軍令部總長,從永野修身到島田繁太郎,再到及川古誌郎,就從來沒有人對伊藤的次長位置發生過疑問。這倒不是伊藤整一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因為日本海軍在起用伊藤整一的時候實際上出了問題。
軍令部次長除了極少數的幾個例外,基本上都是中將,而海兵39期吊床號是148中第15名,海大21期軍刀組的伊藤整一在上任時卻隻是少將。這不是伊藤的問題,因為伊藤的前任近藤信竹和前前任古賀峰一分別是海兵35期和34期,就是說伊藤被提拔得太早了。這是因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和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都很欣賞伊藤,這種欣賞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沒人有資格來接任了。伊藤上任就開戰了,同期或稍後點的都在戰場上獨當一麵,調不回來,軍令部裏剩下來的中澤佑、富岡定俊、高田利種等精英參謀們又都是43期到46期的,接39期的任有點太早,因此伊藤就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下來。
和陸軍省人事局隻管作戰主官,不管參謀軍官的陸軍不同,海軍的所有人事都是歸海軍省人事局管的。現在的海軍大臣是當初堅決反對對美開戰的米內光政,伊藤的位置很自然就成了問題。但伊藤的吊床號金光錚亮,年齡也隻有54歲,當然沒有編入預備役的道理,也不能隨便弄到哪個鎮守府去。
正好這個時候捷一號作戰失敗,敗將栗田健男還帶回來了幾艘軍艦,這麼一來第二艦隊還在,還有一艘世界最大的戰列艦,這麼一來伊藤整一的去處就有了著落。
伊藤本人也知道是去最前線的時候了。開戰以來的3年裏,身為軍令部次長的伊藤,把幾十上百萬的人送到了回不來的幾千上萬公裏之外,現在這場戰爭已經徹底失敗,他不上戰場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而且聯合艦隊所剩下的,基本上也就隻是第二艦隊了,第二艦隊司令長官基本上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分量已經差不多了。
日本海軍的來往電報上都有一個“士官序列號”,就能說明一下發報人或者收報人在海軍裏麵算老幾。到了1944年9月的時候,伊藤的士官序列號已經上升到了35了。這35人中有20位是海軍大將,剩下來的15名中將中,扣去各鎮守府長官,各艦隊長官和技術將校,身體不好的之外,伊藤整一排在第一。所以,第二艦隊司令長官出現了空缺,補缺的首先就是伊藤整一中將,這已經不需要人事局傷腦筋了。
伊藤還知道這一去就回不來了,離家赴任之前,除了更加賣力地伺弄家裏的菜園之外,就是寫遺書。伊藤家裏是農民,但從小就以“神童”而聞名,專心讀書的伊藤卻不像農村出來的孩子那樣種過田,甚至沒下過田。可能是一直反感被冠以“非農民出身”的汙名,在蓋房子的時候找了一塊寬敞的院子,別人在院子種花種草種樹,這位把整個院子全部種上菜,顯得很沒品位。
海大21期的首席是後來的甲級戰犯,開戰時的海軍省軍務局長岡敬純中將。東條英機垮台,米內光政卷土重來以後,岡敬純吃不開了,現在被發配去了朝鮮,擔任鎮海警備府司令長官,後來到1945年6月幹脆就編入了預備役。伊藤整一是次席,就他們兩人是有恩賜軍刀的所謂“軍刀組”,伊藤整一去第二艦隊赴任,很自然地要帶那把和他形影不離的恩賜軍刀。但那把軍刀現在下落不明,不知去向。大和號從德山基地出發之前,伊藤把那把恩賜軍刀送下了船,德山基地的海軍公務部也向伊藤的副官出具了收條,但最後伊藤家收到的伊藤遺物中沒有這把軍刀。
這把軍刀被第五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宇垣纏私吞了。德山基地歸五航艦管,這批東西送去了五航艦司令部所在的鹿島基地,宇垣纏留下了這把軍刀,拿著這把刀在1945年8月16日去進行對衝繩方麵的“最後的特攻”。